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18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4.61 M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1.14万字
文档摘要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88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88页

2018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

B.重庆夏天的平均气温约为45℃

C.体考用实心球每个的质量约为200g

D.教室内1台电风扇的电功率约为1000W

2.下列用到电动机的电器是

A.电炉 B.电风扇 C.日光灯 D.电热水器

3.下列优美的诗词中,加点字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A.露似真珠月似弓 B.已是悬崖百丈冰

C.斜月沉沉藏海雾 D.月落乌啼霜满天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人在岸上观察水中的鱼 B.阳光下树的影子

C.学生在教室里看到黑板上的字 D.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5.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在我国迅速发展,说明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关于小明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骑行过程中,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B.骑行过程中,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与自行车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下坡时小明不蹬车,单车还能继续行驶是因为受到惯性力

D.共享单车的轮子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6.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带电体一定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带电体一定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瞬间电流方向从带电体流向金属箔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瞬间电流方向从带电体流向金属箔

7.对下列与电磁现象有关的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闭合开关后,通电螺线管右端是N极

B.图乙:利用磁场可以产生电流

C.图丙: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D.图丁:该装置可用来研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8.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

B.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高压电饭锅重力约为10N

9.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分别以图甲和乙两种方式,将重为G的同一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竖直提升1m,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此过程拉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滑轮重及摩擦不计,则()

A.F1=F2 B.F1F2 C.W1=W2 D.W1W2

10.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图乙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图像(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小灯泡的平均电阻为4.5Ω

②电压表V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③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9Ω

④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比值变小

⑤滑片在a端和在b端时,小灯泡的功率变化了9W

A.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11.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影”是光的形成的;上课时,同学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电子白板上的板书,是因为光在电子白板上发生反射;验钞机是利用(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工作的。

12.在我国古代,简单机械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如图甲所示,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在拉起吊桥过程中,吊桥可看作支点为(选填“”、“”或“”)点的(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如图乙所示,用滑轮拉着一重为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运动,若滑轮重,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为。

13.上海地区家庭电路的电压是伏。家用微波炉和其他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选填“串联”或“并联”),若关闭一个用电器,则总电路中的电流(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如图所示,是一个可设置恒压直流输出,也可设为恒流直流输出的电源,当把它设置为0.5A的恒流直流输出电源时(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大小保持0.5A不变):

(1)仅在电路中接一只R=5Ω的电阻,如图甲所示,忽略导线的电阻,求此时电阻两端的电压及电功率;

(2)不改变电源输出设置,若使的电阻与R1并联、如图乙所示,则两端的电压与(1)中两端的电压相比,将(选填“变大”、“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