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2024学年甘肃省白银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文件大小:554.86 K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3.1万字
文档摘要

2023-2024学年甘肃省白银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学校开展“让诗词更好滋养人生”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诗

词赋能

1.(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漫长岁月里,古典诗词创作在严格规范下精益求精,已经

发展到令后人瞻仰的高度,尤其是唐诗宋词的创作,已达到qiǎomiàoluélún的艺术顶峰。①它们讲究格

律平仄,起笔引经据典,营造典雅意境,内蕴家国天下、日月山川、生活万象、乡愁亲情。通过古典诗词,

中国人养成了发现美的眼光,学会爱与奉献,学会做人与做事。

诗词不仅教会我们识文断字,而且教导我们知书达礼、修身齐家,以深刻内涵净化心灵、塑造人格。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心存感恩、孝敬父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我们

爱国奉献、担当有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让我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古典诗词以这

样情感充沛、润物无声的方式赋予我们精神能量。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0月13日,有删改)

从hàohàn如烟的诗词歌赋,到深邃似海的经史子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

的内涵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尽管欣赏古典之美不限人群,但理解古人哲思却存在“门槛”。②悠远的历

史、迥异的生活、古奥的文字,以及词句中的微言大义,都给我们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从这个意义来说,

《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文化节目的热播,为初学者叩开了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而与千古圣

哲对话,还需积年累月()一以贯之的努力。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2月15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2分)

①qiǎomiàojuélún

②hàohàn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2分)

【门槛】ménkǎn名①(~儿)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也有用石头的)。②(~儿)比喻进入某范

围的标准或条件:名牌大学~高,多数考生望而生畏。③<方>窍门,也指找窍门或占便宜的本领:你不

懂~|他~精,不会上当。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甲】尽管欣赏古典之美不限人群,但理解古人哲思却存在“门槛”。

..

【乙】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未,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

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画线句①中“讲究”“典雅”“乡愁”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名词。

B.“知书达礼”“塑造人格”“情感充沛”“润物无声”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画线句②的主语中心语是“历史、生活、文字以及微言大义”。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顿号。

诗词书画

2.(2分)从图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字,将正文内容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不加标点)

3.(3分)古人讲究诗画合一。为下面的画作配上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诗词人生

4.(3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古典诗词,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到穿梭街头的外卖员、科研

一线,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走近诗词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要从历史文脉中汲取精神力

量。我们从看似遥远的诗文中寻找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认识自然的风花雪月和感受人生的悲欢离合。将

积淀千年的智慧作为参照系,在困境中、迷茫时,从诗词中寻找的底气、的志气、的骨气、

的勇气。

(1)把下面短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踏浪前行

②心怀天下

③攻坚克难

④寒梅立雪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