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J5共同体联盟九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古代的农耕社会,到当下的现代文明,“逐水而居”的理念基本贯穿了中华文明族群繁衍与发展,人们喜欢住所附近有河流或湖泊,其原因之一是那里相对来说“冬暖夏凉”,这主要是因为水的哪个性质()
A.易蒸发 B.较大的比热容 C.较低的凝固点 D.较高的沸点
2.科学实验要规范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干燥氧气
C.测定某溶液的pH D.检查气密性
3.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6
A.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4.小科进行“观察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的活动,如图所示。实验中,他在轨道上放置的是一根铜棒。关于这个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动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开关闭合,铜棒一定原地作顺时针旋转
C.将铜棒换成石墨棒依然可以进行活动 D.断开开关,铜棒在磁场中受到磁力
5.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 B.反应中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C.该化学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碳化钼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6.走近千年文物,人们发现青铜器在含有Cl-的环境中易生成CuCl,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锈蚀,锈层物质成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铜绿中含有Cu、H、O、C四种元素 B.CuCl与O2、H2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
C.在锈蚀的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干燥、无氧的环境有利于青铜器保存
7.某建筑工地需要架设临时供电线路,实现照明和电加热功能。其简化电路如图所示,供电处电压U不变,从供电处到工地用长导线(有电阻)连接。闭合开关S1、S2时,加热器和照明灯同时工作。断开S2后与断开S2前相比较,则()
A.照明灯亮度不变 B.照明灯亮度变弱
C.长导线上消耗的电能增加 D.整个供电线路消耗的电功率变小
8.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氢气逸出
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玻璃管,以防止发生爆炸
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9.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H2SO4,可以组成一个电池(图甲)。小科发现电池的正负极与金属活动性强弱存在一定规律,并做了三组实验,并借助灵敏电流表进行判断(图乙)。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片组合可以使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图丙)的是()
A.a铝、b镁 B.a铁、b锌 C.a铁、b铜 D.a铜、b银
10.一架梯子斜靠在竖直墙上,下端放在水平地面上,一工人站在梯子上,如图所示。墙对梯子的力作用于接触点A,梯子与地面的接触点O为支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以墙对梯子的力为动力,则此时梯子为费力杠杆
B.若保持人位置不变,梯子下端越靠近墙,墙对梯子的力越小
C.若保持梯子位置不变,人站的位置越高,墙对梯子的力越小
D.若保持人、梯子位置不变,人的质量越大,墙对梯子的力越小
11.如图是探究电流热效应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和电阻R1、R2,其中R1=5Ω,R2=R3=1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闭合S1,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B.闭合S1和S2通过R1的电流是R2电流的0.5倍
C.闭合S1和S2后,左、右两侧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相同
D.在S1闭合情况下,再闭合S2,通过R2的电流变为原来的0.75倍
12.用一小块未打磨过的铝片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待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灰色沉淀。为了初步判断灰色沉淀的成分,往上述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沉淀溶解并有气泡生成。下列推理正确的有()
①0~t1阶段,铝的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
②t1~t2阶段,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③t3~t4阶段,稀盐酸过量生成气体量减少
④实验结束后试管底部出现的灰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