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重庆的美食远近闻名,许多重庆特色美食入住乐陵,下列关于重庆美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吃火锅时,锅里冒出来的腾腾热气是液化现象
B.空气中飘散着的酸辣粉味道,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煮小面时,往锅里加冷水是为了降低水的沸点
D.冬天端一碗热腾腾的过桥抄手,感觉手变暖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2.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图中,与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的实验是
A.
B.
C.
D.
4.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阻值分别为10Ω和20Ω,允许通过的电流分别为1A和0.5A,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最大值为20V
B.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大值为1A
C.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大值为0.5A
D.他们的总功率最大值是15W
5.下列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
A.内能反映了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B.把两个切开的保险丝紧压在一起可以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电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D.汽油机有吸气、压缩、燃烧﹣膨胀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灯L1将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小
7.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8.小明同学对光学知识进行了以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都是正立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越小
B.水中“倒影”是镜面反射形成的实像
C.用照相机连续拍摄从远处走来的同学,看到的像在逐渐变大
D.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在屏幕上成放大、正立的实像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透镜不动,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可以看到像变大
B.此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
C.透镜右移,眼睛在光屏和透镜间,通过透镜看到正立的像
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远视镜片,应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10.今年四月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遭遇强沙尘天气,空气质量指数AQI爆表,AQI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PM2.5、NO2等六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把PM2.5、NO2分子、电子、原子核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PM2.5→NO2分子→原子核→电子
B.NO2分子→PM2.5→原子核→电子
C.NO2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
D.NO2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说法正确的是
A.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B.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大
C.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石块所受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12.有两个小灯泡L1和L2上都标有“6V”字样,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随电流变化关系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