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NUMPAGES22
模板12古诗词“炼字”类题型答题模板
识
识·题型解读真题分析+常见设问+关键词+命题预测
明·模板构建答题模板+技巧点拨
通·模板运用真题示例+模板运用+举一反三
练·模板演练最新模拟
本节导航
真题分析
“炼字类”试题在设题形式上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考查字词的锤炼,这种形式的试题题干多问“好不好”“好在哪里”“哪个好”“能不能换”;另一种是通过考查对字词的赏析来考查炼字。题型上以问答题据多。
常见设问
一、常见设问形式
1.诗中的“××”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诗中的“×”字,有的版本作“×”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诗句中“×”字换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
5.赏析诗中“×”字的妙处或说明“×”字的表达效果。
二、常见题型
1.赏析词语(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请对颔联“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中的“眠”和“噪”作简要赏析。
2.分析词语作用(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加点词的作用。
尽管这个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是事实。
3.词语能否删去(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本文第⑤自然段加点的“近”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关键词
说明文语言特点
命题预测
古诗词“炼字类”是中考试题中的高频题。常见的炼字的类型有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以及拟声词等也常有涉及。以动词(包括形容词等活用为动词)最为常见。
答题模板
第一步明确字词含义
第二步分析表达效果
第三步联系主旨情感
第四步组织语言作答
注意按照“含义+效果+作用”的思路,条理清晰地写出答案
技巧点拨
一、答题步骤
Step1:定位字词,解释本义
明确题目要求赏析的字词,结合词典或语境解释其基本含义。?
示例:“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本义为“热闹、喧哗”。
Step2:还原语境,描绘画面
结合诗句描述该字词营造的具体景象或动作。
示例:“闹”字将杏花盛开的动态与声音具象化,仿佛杏花在枝头竞相绽放,充满生机。
Step3:分析手法,深化情感
判断字词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双关等),并联系作者情感。
示例:“闹”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杏花生命力,表达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喜悦。
Step4:总结作用,升华主旨
归纳该字词对全诗意境、情感或结构的作用。
示例:“闹”字成为全诗点睛之笔,烘托出春意盎然,反衬后文“孤独”的对比效果。
二、常见误区与应对
1.误区一:只解字义,不联诗句
纠正:必须结合上下文分析,避免孤立解读。
2.误区二:忽视手法,泛泛而谈
纠正:明确修辞手法,增强分析深度。
3.误区三:脱离情感,机械答题
纠正:联系作者背景与诗歌主题,挖掘情感内涵。
三、实战演练
题目示例:赏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中“空”字的妙处。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按步骤作答,并展示参考答案:“空”字本义为空寂,描绘雨后山林的静谧;通过以静衬动(“空”中隐含鸟鸣、泉声),营造幽远意境;表达诗人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
四、炼字分析四步法
炼字分析四步法
1.解字义→本义+语境义
2.绘景象→动态/画面/感官
3.析手法→修辞+情感关联
4.明作用→意境/结构/主旨
答题要点
第一步:
读题
阅读所给诗词、注释,审读题目。
第二步:
解答
1.释含义:解释该字的本意及在语境中的含义;
2.析手法:分析这个字或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如词的活用),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3.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理解,再现作者所描绘的情景。
4.说作用:结合背景,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哲理,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第三步:
整理
对答案进行整理,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模板: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解释含义、点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绘……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为……做了铺垫”(表达感情/具体作用)。
真题示例
典例1(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典例1
初上滩
[清]查慎行
建溪①之恶恶无比,狠石高低势随水。
竹篙如铁船如纸,曲折蜂窠②犬牙里。
南浦迢迢六百里,大滩小滩从此始。
黄河亦可滥觞③耳,不到水穷行不止。
【注释】①建溪:闽江的支流,南浦溪南流汇合崇阳溪后成为建溪。②蜂窠:即蜂巢。这里指船夫的竹篙在礁石上磕出的痕迹。③滥觞: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