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模板12 古诗词“炼字”类题型-2025年中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讲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文件大小:254.3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1.07万字
文档摘要

PAGE1/NUMPAGES22

模板12古诗词“炼字”类题型答题模板

识·题型解读真题分析+常见设问+关键词+命题预测

明·模板构建答题模板+技巧点拨

通·模板运用真题示例+模板运用+举一反三

练·模板演练最新模拟

本节导航

真题分析

“炼字类”试题在设题形式上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考查字词的锤炼,这种形式的试题题干多问“好不好”“好在哪里”“哪个好”“能不能换”;另一种是通过考查对字词的赏析来考查炼字。题型上以问答题据多。

常见设问

一、常见设问形式

1.诗中的“××”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诗中的“×”字,有的版本作“×”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诗句中“×”字换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

5.赏析诗中“×”字的妙处或说明“×”字的表达效果。

二、常见题型

1.赏析词语(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请对颔联“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中的“眠”和“噪”作简要赏析。

2.分析词语作用(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加点词的作用。

尽管这个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是事实。

3.词语能否删去(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本文第⑤自然段加点的“近”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关键词

说明文语言特点

命题预测

古诗词“炼字类”是中考试题中的高频题。常见的炼字的类型有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以及拟声词等也常有涉及。以动词(包括形容词等活用为动词)最为常见。

答题模板

第一步明确字词含义

第二步分析表达效果

第三步联系主旨情感

第四步组织语言作答

注意按照“含义+效果+作用”的思路,条理清晰地写出答案

技巧点拨

一、答题步骤

Step1:定位字词,解释本义

明确题目要求赏析的字词,结合词典或语境解释其基本含义。?

示例:“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本义为“热闹、喧哗”。

Step2:还原语境,描绘画面

结合诗句描述该字词营造的具体景象或动作。

示例:“闹”字将杏花盛开的动态与声音具象化,仿佛杏花在枝头竞相绽放,充满生机。

Step3:分析手法,深化情感

判断字词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双关等),并联系作者情感。

示例:“闹”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杏花生命力,表达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喜悦。

Step4:总结作用,升华主旨

归纳该字词对全诗意境、情感或结构的作用。

示例:“闹”字成为全诗点睛之笔,烘托出春意盎然,反衬后文“孤独”的对比效果。

二、常见误区与应对

1.误区一:只解字义,不联诗句

纠正:必须结合上下文分析,避免孤立解读。

2.误区二:忽视手法,泛泛而谈

纠正:明确修辞手法,增强分析深度。

3.误区三:脱离情感,机械答题

纠正:联系作者背景与诗歌主题,挖掘情感内涵。

三、实战演练

题目示例:赏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中“空”字的妙处。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按步骤作答,并展示参考答案:“空”字本义为空寂,描绘雨后山林的静谧;通过以静衬动(“空”中隐含鸟鸣、泉声),营造幽远意境;表达诗人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

四、炼字分析四步法

炼字分析四步法

1.解字义→本义+语境义

2.绘景象→动态/画面/感官

3.析手法→修辞+情感关联

4.明作用→意境/结构/主旨

答题要点

第一步:

读题

阅读所给诗词、注释,审读题目。

第二步:

解答

1.释含义:解释该字的本意及在语境中的含义;

2.析手法:分析这个字或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如词的活用),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3.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理解,再现作者所描绘的情景。

4.说作用:结合背景,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哲理,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第三步:

整理

对答案进行整理,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模板: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解释含义、点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绘……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为……做了铺垫”(表达感情/具体作用)。

真题示例

典例1(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典例1

初上滩

[清]查慎行

建溪①之恶恶无比,狠石高低势随水。

竹篙如铁船如纸,曲折蜂窠②犬牙里。

南浦迢迢六百里,大滩小滩从此始。

黄河亦可滥觞③耳,不到水穷行不止。

【注释】①建溪:闽江的支流,南浦溪南流汇合崇阳溪后成为建溪。②蜂窠:即蜂巢。这里指船夫的竹篙在礁石上磕出的痕迹。③滥觞: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