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
感才能避写成“流水账”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昆虫记》初一读后感范
文,希望大家喜欢!
《昆虫记》初一读后感范文1
相信大家都有讨厌的虫子吧!我曾经见到过两种我最讨厌的虫子,一种是长腿蜘
蛛,看起来很小,但是腿又细又长,看起来有点可怕;另一种就是“火车虫”,走
动的时候脚像翅膀一样,看起来像一条履带,看一眼我全身都会起鸡皮疙瘩。
虽然我对虫子很反感,但是看到书中的法布尔不仅敢下手抓虫子,还敢把虫子装进
口袋里。要是我,估计以后这件衣服都不敢穿了,直接扔掉。就算虫子没毒,那也
够恶心的,毕竟是虫子;要是有毒,那就更不可能抓了,毕竟谁会给自己找麻烦呢?
这就可以说明法布尔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很有胆量,手法也很娴熟,勇气可
嘉。
再就是他对昆虫的研究很深。在很多人看来,正常人谁研究昆虫啊!但是看到随便
在网上一查就有某些生物的资料,这说明还是有人研究的。要研究昆虫是很困难
的。我不是生物学家,不可能也不会一整天都“监视”昆虫,自然也无法体味到感
受。那毫无疑问,肯定不好受。
但是法布尔做到了。他可以很长时间连续地观察昆虫的变化,而且他也不嫌弃什
么,只要是昆虫,他就会拿来研究。而且,他观察时一般都会很深入,以此来保证
结果是正确的。
比如黄蜂那一篇文章,为什么会描述地如此详细?那肯定是因为他在黄蜂的巢中对
黄蜂的各种行为习惯都做了详细的记录。除此之外,还有黄蜂的生殖以及御敌方面
的记录。比如黄蜂宝宝该怎么取食?猎物该怎么处理?你能想到的上面都有,你没想
到的上面也有,书上的知识很丰富。
大自然中有很多的东西是人类所不知道的,我们要像法布尔一样,不畏惧困难,献
身于科学研究!
《昆虫记》初一读后感范文2
你了解昆虫吗?世界上的昆虫你又知道多少呢?
也许有些人会说知道,上网查一下,就全知道了;的确,在这个互联网十分发达的时
代,万能的搜索引擎几乎能够告诉我们一切。但作为学生,应该学会从书中汲取知
识,而不是依赖网络。
这个暑假,我又看了一遍《昆虫记》。
这部书是来自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书中法布尔写了各种各样的昆虫,从它
们的生活习性,生活地方,捕食方法等来介绍昆虫。
这本书简单易懂,知识丰富,很多昆虫的名字很奇特,比如:豌豆象,莱豆象等,
还有许多奇特地习性。
以前我认为昆虫都是很恶心,令人厌恶的,但自从读了《昆虫记》后,昆虫在我心
中的形象彻底变了。原来昆虫和人一样有生有死,有劳动,掠夺等许多活动,他们
中有食草的昆虫,有食肉的昆虫,好像身临其境般,把我带进了昆虫的世界。
继续阅读《昆虫记》,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观察毛虫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捉
黄蜂,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过程,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
用时间与效果,萤火虫的捕食过程……
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
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
大精深中的内涵。
我想,这部书不仅要学习书中的昆虫知识,更重要的是他那种精神。今后,我也要
向法布尔学习,与他一样,做一个热爱科学,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
人,好好学习,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昆虫记》初一读后感范文3
在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中,我们的“远亲”,昆虫,每天从我们身旁来来往往,但却
很少有人去观察、研究他们。
然而有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他们,这个人就是法布尔。不但如此,
他还创作了的巨作《昆虫记》,这部巨作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而法布尔也被达
尔文赞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在《昆虫记》这部巨作中,作者没用到华丽的辞藻和热烈的激情,但那种朴素的笔
墨恰恰成就了一部严肃且优美的散文。整部书的故事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
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那些平实的文字具体而详细,清新而自然,幽默的叙述,
更是惹人捧腹大笑。个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红蚂蚁、蟹蛛、石蝉、孔雀蛾。都
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多么奇异、有趣啊!在作者的笔下,天牛像个小气
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为
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的喂食动作
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虫生活景象,
包含了关于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的关
怀。从这些详实的描述中,我细细品读,终于对法布尔一生的乐趣有所体会,他尽
在探索世界生命的真正面目,字里行间充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