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油和水混在一起是什么样子写作文.pdf
文件大小:90.87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1.83千字
文档摘要

油和水混在一起是什么样子写作文

今天下午,我突发奇想:油、水都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把它们混在一起,会

怎么样呢?说干就干,我找来一个量杯,一杯水和油,好啦!实验正式开始!我先把水

倒进了量杯,又把油倒了进去。

一开始油沉了下去,但又以极快的速度浮了上去。浮上去的油先是一种类似于球的状

态,但后来那油球一下子破了,那一瞬间好像肥皂泡破了似的,但比肥皂泡破得更慢。

一会儿,油泡便没有了,现在是油在上,水在下。见是这样,我心想:奇怪,为什

么不混到一起呢?难道是没有搅匀?想着,我又拿筷子搅了。

先开始有点混在一起的样了,可是过了一会儿油又没从水里分离出来像木头似的浮在

水面。于是,我又找来一个量杯,这次先倒油,后倒水,可结果还是一样。

奇怪?怎么会这样呢?带着疑惑,我拿起爸爸的书啃了起来。果然,这次不是分搞的

鬼,而是密度。

密度大的液体和密度小的液体在同一容器时,密度大的在下,而反之就在上。这么

说来,水的密度比油大咯。

呼我长舒一口气,终于又懂了一个问题。看来,有颗好奇心还是不错的哟。

要想把油和水混合均匀,工业上是通过加表面活性剂来实现的。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一端为亲油性基团(它能有效地进入油的内部);而另一端为亲水

性基团,它在水中有很好的溶解性。形象地说,表面活性剂像一个与油、水双方都有着良

好关系的和事佬,使二者之间相互排斥的趋势被大大减弱,从而能长时间和平共处。

另外,工业上升温也能提高油在水中的溶解性,从而使二者有可能混合均匀。但这种

稳定是暂时的,降温的话油水又会发生分层;

高速搅拌也一样,倘若搅拌停止,混合后的油、水又会分层。

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极性非常弱,几乎可以认为没有极性。(事实上,

一般的有机物都是弱极性或者无极性的)而水是强极性的。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油与水不

能相溶。

水分子的强极性: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两个氢原子都与氧原

子连接,氧原子最外层电子还有两对没有配对(因为氧最外层6个电子,给两个氢每个一

个电子,还有四个,即两对)。这两个没有配对的电子对两个共价键产生强烈的排斥作用

(它们互相之间也有排斥),使得水分子正负电荷中心(叫做“电重心”)偏差很大,故

水分子是强极性分子。(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氢氧键本身也有极性,不过这个不是主要的)

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

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这一经验规律称为相似相溶原理。

至于有机物的弱极性和无极性,讨论起来特繁;而且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

合物,讨论起来也繁。所以就不说了^-^只要记着结论就行。

特别声明一下,所谓溶解是指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溶胶,胶体都

不是溶液!

绝对是不可以的什么叫“水火不相容”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极性非

常弱,几乎可以认为没有极性。

(事实上,一般的有机物都是弱极性或者无极性的)而水是强极性的。根据相似相溶

原理,油与水不能相溶。

水分子的强极性: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两个氢原子都与氧原

子连接,氧原子最外层电子还有两对没有配对(因为氧最外层6个电子,给两个氢每个一

个电子,还有四个,即两对)。这两个没有配对的电子对两个共价键产生强烈的排斥作

用(它们互相之间也有排斥),使得水分子正负电荷中心(叫做“电重心”)偏差很大,

故水分子是强极性分子。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氢氧键本身也有极性,不过这个不是主要的)相似相溶原理:

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

性分子组成的溶剂。这一经验规律称为相似相溶原理。

至于有机物的弱极性和无极性,讨论起来特繁;而且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

合物,讨论起来也繁。所以就不说了^-^只要记着结论就行。

特别声明一下,所谓溶解是指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溶胶,胶体都

不是溶液。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