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
,把大家的收获和想记录下来吧。但是读后有什么要求呢?下面小编给大家
整理了《活着》名著初三读后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活着》名著初三读后800字1
生命是个永恒的话题,人们不断讨论生的意义,而作家余华直接以《活着》为题,
以中国特有的年代,特有的人的方式来展示他心中的话。
与书名《活着》的深沉不同,书一开始描写一个旧社会的地主家的儿子福贵,他嗜
赌成性,游手好闲,“这样的人死了也罢了吧,他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呢”,我心中
暗想。不出所料,他很快输光了家里所有的财产,在父亲临终的话下,他开始重新
做人,而悲剧从此在他的生活里渐次上演。
他进城为母亲买药被抓了壮丁,在战场上失去了难得的朋友。几经辗转回到家,母
亲已死,妻子含辛茹苦养大孩子,可女儿却是哑巴。接着妻子病倒,女儿含泪送
人,唯一指望的儿子因给人输血失血而死,女儿在生孩子时死了,女婿又在工地事
故中丧生,最后的亲人苦根竟因吃豆子撑死……如果说世上真有因果报应的话,那
么福贵一定是最好的体现。
面对无数次的“天崩地裂”,福贵的反应却令人惊叹。他并非拥有处变不惊的能
力,而是有着超脱凡人的韧性。倾家荡产,他还有老婆孩子和一小片田地;被抓壮
丁,他心里坚定着回家的念头;妻儿死去他还有哑女儿和孝顺女婿;他俩死了还有未
谙人事的孙子等他抚养;最后连孙子都离开了他,他就放十块钱在枕头下让人替他
收尸,终日以黄牛为伴!从令人憎恨的纨绔子弟,到让人泪流的悲惨农民再到受读
者心生敬畏的老者,作者笔下的福贵的一生展示了人的生命的韧劲究竟多大。
我认为他是面对苦难时我们的好榜样,可以称其为生命的不倒翁。任凭残酷生活的
拳打脚踢,他总能找到活着的重心,让自己摆回最合适的位置,就算命运残酷的像
一把铁锤,将他最后一点的盼望也砸得粉碎,他也要捧起一抔土将它小心埋好,让
自己死后的骨灰能与之相伴。
余华以《活着》为题,却专注描写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演奏的是壮丽生命诗篇,却
以琵琶轻轻弹唱,激起的是深沉的生命鼓点,却像哄孩子一样温柔拍打。正是这样
以平淡的口吻诉说着一个平凡人的平凡故事,给人以最朴实、最厚重的生命力量。
活着,在苦难中静静绽放。
《活着》名著初三读后800字2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讲述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他的
人生就像翻倒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千滋百味;又像六月的天,风云突变,反复无
常。使得我在读书的同时,不自禁的也幻化成了书中的福贵,仿佛正是我前世经历
的一生。
“活着”是一种责任。当福贵的父母去世时,全家的重担便落到了福贵一个人的身
上。独自一人默默的面对生活的困窘和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也许大多数人会像
县长春生一样选择死亡来逃避现实,但是他还活着,坚强的活着!直至亲手埋葬了
六个至亲至爱的人。或许有人会问他为什么活着?又是为什么而奔波?我想,答案有
很多。至少,福贵的回答会有很多!我从福贵的经历中看到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困
难都要有活下去的精神和勇气,因为只要活着就要敢于担当责任,履行义务。为了
爱我的人,还有我爱的人而活着!
活着是一种体验。无论承受痛苦,还是享受幸福。福贵从富足无忧到倾家荡产;从
一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转眼间变为彻头彻尾的“无产者”。他为母亲请医时
却不幸被拉去当壮丁,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回到家,母亲却早已不在人世……这
样的命运足以轻易的击垮任何一个人活下去的勇气,但福贵还是和以前一样,坚韧
地活着!
其实,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灾难,经历了那么多生与死的较量之后,我们对
活着的内涵悟也应该更加深刻。把一切都看淡一点,从容面对每一天,珍惜每一
天的生活,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一句话,活着就是一种体验。
活着,就要自强不息。当福贵遭遇了一连串的打击后,他决定重新做人。他拿起农
具,穿上了粗布衣服,一改往日贪钱嗜赌的恶习,带领全家一起面对社会的动荡、
生活的挫折。福贵之所以能好好的活着,肯定是具有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古人
说“天不救人人自救”。漫漫人生,青春即逝,明天的日子依然要过,除了努力还
是努力,活着就要自强不息。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余华先
生一语道破了活着本身的含义及《活着》一书的精髓,值得思索,值得参考。既然
活着,既然能活着,那就用心过好每一天。
读完此书,思绪万千。活着就是责任,活着就要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