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侯寨二中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育《技巧》说课稿二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技巧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技巧动作的基本要领,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技巧练习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体育精神,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4.培养学生正确锻炼身体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技巧动作的正确姿势和动作顺序,确保动作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2.技巧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提高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
难点:
1.学生在完成技巧动作时,容易失去平衡或出现错误动作。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能因为恐惧或自信心不足而影响动作的完成。
解决办法:
1.通过示范和分解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技巧动作的结构和要领。
2.设计渐进式练习,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学生的动作难度。
3.利用辅助器材,如平衡垫、体操棒等,帮助学生练习平衡和协调。
4.通过小组合作和游戏化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鼓励他们克服困难。
5.定期进行动作反馈和纠正,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动作,提高练习效果。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新人教版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技巧动作相关的图片、图表和技巧动作演示视频。
3.实验器材:准备体操垫、平衡垫、体操棒等辅助器材,用于帮助学生练习平衡和协调。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练习区域,安排好练习场地,确保安全。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技巧动作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技巧吗?它在体育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技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讲解技巧动作的基本要领,包括动作姿势、动作顺序和注意事项。
-通过示范和分解动作,展示技巧动作的正确做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引导学生分析技巧动作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取一名组长负责组织。
-组内成员相互观摩、互相纠正动作,提高练习效果。
-教师巡视指导,对各组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动作的准确性。
-安排学生进行展示,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技巧动作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回顾动作要领,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强调课后练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持之以恒。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学生课后练习技巧动作,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顺序进行练习。
-建议学生利用体操垫、平衡垫等辅助器材,提高练习效果。
-鼓励学生在家长指导下进行练习,并记录练习过程和感受。
-要求学生下周带来练习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
知识点梳理
1.技巧动作的定义与分类
-技巧动作是指通过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完成具有一定难度和美感的动作。
-分类:根据动作性质,技巧动作可分为平衡技巧、柔韧技巧、跳跃技巧等。
2.技巧动作的基本要素
-动作姿势:保持身体稳定,动作规范。
-动作顺序:按照动作要求,顺序进行。
-动作节奏:动作的快慢、强弱要适中。
-动作幅度:动作的幅度要符合动作要求。
3.技巧动作的练习方法
-分解练习:将动作分解成若干步骤,逐步掌握。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动作难度。
-辅助器材:利用体操垫、平衡垫等辅助器材,提高练习效果。
-团队合作:分组练习,互相观摩、互相纠正动作。
4.技巧动作的注意事项
-热身运动:练习前进行充分的热身,预防运动损伤。
-安全意识:注意动作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正确呼吸:动作过程中保持呼吸均匀,有助于动作的完成。
-心理因素:保持积极的心态,克服恐惧和紧张情绪。
5.技巧动作的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技巧动作。
-评价:教师从动作姿势、动作顺序、动作节奏、动作幅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鼓励: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6.技巧动作的课后练习
-学生按照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顺序进行练习。
-利用体操垫、平衡垫等辅助器材,提高练习效果。
-记录练习过程和感受,为下次练习提供参考。
7.技巧动作的交流与分享
-学生之间互相观摩、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