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终稿)
教学目标:
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通过在实际测量与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测物体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认识这些文具吗?哪种文具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在我们古代没有尺子的时候,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吗?
出示课本例1情境图:在古代,古人会张开手臂测量石头的宽度,这叫做一庹;有的人会撑开手指测量,这叫一拃;有的人还会用脚掌的长度进行丈量。
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
通过上面的认识,我们可以知道古人会用一庹、一拃作为测量单位。但是,不同的人测量出来的结果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测量物体的时候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这样才能得到同样的测量结果。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一个长度单位《厘米》
学习厘米
认识刻度尺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它上面有什么?(数字、格子),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
在直尺上找到0,0在什么地方?表示什么意思?
0在最左端,表示起点的意思。
认识1厘米。
(1)1厘米有多长?(课件出示从刻度0到刻度1的距离就是1厘米)。
(2)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还有哪段是1厘米?(1—2,2—3……)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一大格是1厘米。
(3)请同学找找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呢?(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认识几厘米
从0到2是几厘米?4厘米有多少格?同学们互相说说。
学生回答。
学习用厘米量
每人发一张纸条,请同学们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课件演示测量纸条的过程。
板书: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自主测量。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同学们,我们可以利用尺子帮助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你们说说,老师想测量外面操场的长度,合适吗?为什么?
厘米只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只能量比较短的物品。
课堂实践
完成练习单上的练习。
课堂总结
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用尺子测量长度时,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