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空气与生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氧化和燃烧---灭火与火灾救、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了解灭火的原理,掌握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了解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了解常见的能量转化过程;科学思维:根据燃烧条件提出灭火的原理、方法,分析具体的灭火措施;探究实践:通过演示实验、讨论交流等,认识灭火的措施,提高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态度责任:体验探究和实验的快乐,明白科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保持学习的兴趣。
复习巩固1、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中氧气有性;2、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反应;3、,称为着火点;4、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和;物质燃烧所需到达的最低温度氧氧化发光发热氧化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复习巩固5、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3-48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C在自然界里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都可导致火灾。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旦发生火灾就要迅速采取灭火措施。
讨论交流在自然界里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都可导致火灾。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旦发生火灾就要迅速采取灭火措施。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怎样来灭火?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应该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只有三个条件中缺少其中一个,燃烧就会停止,故可以用于灭火。所以灭火的方法:一是移除可燃物;二是隔绝助燃物;三是降温,使温度降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新知导入一、灭火与火灾自救1、防火和灭火:(1)防火:指预防火灾的措施和方法,以减少火灾的发生。(2)灭火:指控制和扑灭火灾的过程,最终消除火源。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2)方法:①隔绝氧气;②温度要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注意:灭火时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可燃物的着火点。③使可燃物撤离燃烧区。视频:隔绝空气可灭火
读图:你能说出图3-33和图3-34中分别是用什么方法灭火,及各种方法的灭火原理吗?降温: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绝助燃物:使可燃物与助燃物隔离。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之一,使燃烧停止。
新知讲解灭火的方法目的(1)用水灭火(2)吹灭蜡烛(3)油锅失火倒入大量青菜降低温度(1)用灯帽盖灭酒精灯(2)油锅失火盖上锅盖(3)实验台上酒精灯着火用湿布盖灭或用沙子盖灭隔绝氧气(空气)(1)森林灭火开辟隔离带(2)关闭煤气灶阀门移走可燃物3、灭火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如下表:视频:盖灭酒精灯
讨论交流水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来灭火?油库着火应怎样灭火?当电器或电线燃烧着火时,应当如何灭火?水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用来灭火,但在电器、油锅、燃料油、油漆、电脑、化学危险物品等火灾中,应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油库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应该利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及沙土等进行灭火。电器或电线燃烧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土等灭火。
新知讲解3、火灾自救措施:(1)提前准备:熟悉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了解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在陌生环境中,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2)扑灭小火:火灾时,应保持镇定,先了解火源的正确位置,如果火势较小,则利用周围的消防器材进行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无法看来,则应拨打“119”报警求助。(3)疏散逃生:如果火势扩散,应尽快通知家人和邻居设法离开现场,沿途要关上大门,以减低火势及烟雾蔓延的速度,同时切勿乘电梯或升降机,以免停电被困。
新知讲解4、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1)泡沫灭火器: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可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2)干粉灭火器: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来灭火(隔绝空气)。优点是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除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