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材实验大盘点
目录
TOC\o1-1\h\u实验0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1
实验02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
实验03测量盐水的密度 4
实验04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5
实验0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橡皮、铅笔、水、烧杯、食盐等。
【实验过程】(1)托盘太平的结构,如图所示。托盘天平的构造:分度盘、指针、横梁、游码、标尺、底座、平衡螺母、托盘等,每台天平都有一盒配套的砝码。
(2)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
(3)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水平平衡。
(4)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水平平衡。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左端在标尺上所对应的质量,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用天平称出橡皮、铅笔的质量。
如果要用天平称出小瓶中水或粉状物体(例如食盐)的质量,该如何称量?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常考问题:
1.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处(或使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两侧摆动的幅度相等)。具体操作方法:如果指针向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如果指针向右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可简记为“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测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水平平衡。用镊子夹砝码,按“先大后小”的顺序依次向右盘试加砝码。若添加或取下最小砝码后,天平仍不平衡,则需要用镊子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的横梁恢复平衡。游码在标尺上每向右移动一个小格,就相当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小砝码。
(3)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左端在标尺上所对应的质量,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4)物、码放反: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减去游码示数,即m物=m砝-m游。
实验02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思路】要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我们可以先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提出猜想,再选用相同物质组成的不同大小的物体做实验。例如,取大小不同、外形规则的若千铝块(不同的实验组可选择铁块或木块)做实验。用天平测出不同铝块的质量,想办法得出不同铝块的体积。根据实验数据,研究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刻度尺等
【实验过程】测量被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把实验数据填写到下面设计的表格中。
被测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铝块4
……
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如下图),在坐标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看看它们是否大致在一条直线上。通过所作的图像,可以直观地看到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与你的猜想一样吗?
测量被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把实验数据填写到下面设计的表格中。
被测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3
铁块1
铁块2
铁块3
铁块4
……
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实验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常考问题:
(1)实验中选多个铝块、铁块做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这种性质。
实验03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思路】首先测出盐水的质量和体积,然后通过公式就能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待测液体
【实验过程】(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将适量的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
(3)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
(4)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如图丙所示);
(5)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实验数据
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测量盐水的密度》常考问题:
实验误差分析
(1)若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然后将烧杯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计算出液体的密度,则在这个方案中,将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