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化学实验超级总结做化学大题不用愁
了
一、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
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1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
放好铁架台一摆好酒精灯一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一石
棉网一■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一集气瓶一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
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
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
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
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
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
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
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
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馅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
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加热KMnO4制氧气
制乙快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
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如NaCl,KNO3o
2.蒸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
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馅。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o
5.萃取法:如用CC14来萃取12水中的12。
6.溶解法:Fe粉(Al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
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
CuO;
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
吸收;
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02。
.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
后再还原回去:A1(OH)3,Fe(0H)3:先加NaOH溶液把
A1(OH)3溶解,过滤,除去Fe(0H)3,再加酸让NaA102转化
成Al(OH)3o
五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
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
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
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
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漠,可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
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
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馅蒸馅法:欲除去乙醍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馅的
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
米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昌O
.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
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
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叮5例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
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