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实验14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中考物理实验之真题汇编.docx
文件大小:536.31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4
总字数:约1.33万字
文档摘要

实验1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基础考点梳理

1.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2.实验器材及图像:杠杆、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

(1)杠杆:实验主体。

(2)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提供拉力。

(3)细线:实验连接。

(4)刻度尺:测量力臂长短。

3.实验步骤

步骤①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步骤②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F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③把钩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

4.实验结论及应用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探究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F1L1=F2L2。

5.实验补充

(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及力臂的画法:

①在动力的作用点明确的情况下,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就是最长力臂;

②在动力作用点未明确时,支点到最远的点的距离是最长力臂。

※画杠杆示意图时应注意:

(1)阻力作用点应画在杠杆上:有部分同学认为阻力由石头的重力产生,所以阻力作用点应画在石头重心上,这是错误的。

(2)确定阻力方向:当动力使杠杆绕支点顺时针转动时,阻力一定使杠杆逆时针转动。

(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力臂可用虚线画出并用大括号标明,也可用实线画出。

(4)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类型

力臂的大小关系

力的大小关系

特点

应用

省力杠杆

l1>l2

F1<F2

省力、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杠杆

l1<l2

F1>F2

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杠杆

l1=l2

F1=F2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不费力也不费距离

天平,定滑轮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时不存在的。

6.常考实验问题

(1)实验前,用刻度尺测得杠杆相邻刻度线间距离l0=5.00cm;将杠杆安装到支架上后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是(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按照实验要求,小明应该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

(2)开始实验探究,将钩码用细线悬挂在杠杆左侧,在杠杆右侧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此过程中应该注意使弹簧测力计拉线沿竖直方向。

(3)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F1l1=F2l2(填写表达式);

(4)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5)实验时,多次换用不同数量的钩码,并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6)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位置移至b位置时,其示数变大(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7)将砝码换成测力计的好处是:能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实验操作方便。

(8)选择杠杆终点作为支点的好处: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精选真题汇编

1.(2023?阜新)小新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如图甲所示已静止的杠杆,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2)多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0

10

0.5

20

2

1.5

10

1.0

15

3

2.0

15

1.5

20

(3)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目的是。

(4)如图丙所示的剪刀属于杠杆,工人师傅用该剪刀修剪树枝时,应把树枝放在剪刀的

位置,树枝最容易被剪断(选填“A”“B”或“C”)。

2.(2023?襄阳)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