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7测量物质的密度
基础考点梳理
1.凸透镜成像原理:
2.实验器材:量筒、天平、待测物体或液体、细线、水、烧杯
(1)量筒:测量物体体积。
(2)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3)待测物体或液体:测量对象。
(4)细线:测量物体体积时,使物体完全浸没水中。
(5)烧杯:装水。
(6)水:测量物体体积。
3.实验步骤
(1)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实验
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步骤②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的水的体积V1。
步骤③把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步骤④算出石块的体积V=V2-V1。
步骤=5\*GB3⑤利用公式算出石块的密度。
(2)测量未知液体密度实验:
步骤①先测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1。
步骤②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体,并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V。
步骤③再称出容器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两者之差就是量筒内液体的质量。
步骤④再用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4.实验补充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1L=1dm31mL=1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2)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
(3)天平使用步骤:
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
②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
③称量——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游码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
(4)天平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5.常考实验问题如图
(1)调节天平平衡前,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将吊坠放在左盘,往右盘中增加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所加砝码以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天平的示数为38.4g。
(3)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来回摆动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该用镊子移动游码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红线。
(4)如果砝码缺了一角,所测物体质量比实际质量偏大。
(5)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再调节平衡螺母,时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红线处,或指针在中央红线左右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6)实验有不足之处,出现误差,一般是测量体积时有水溅出、物体带水测量质量、天平没平衡就测质量等。
精选真题汇编
一.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共16小题)
1.(2023?阜新)阜新有“玛瑙之都”的美誉。小新为了解玛瑙石的密度,将两块不同大小的玛瑙石带到实验室,准备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如下操作:
(1)小新用正确的方法测小玛瑙石的质量时,所用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质量为g。
(2)将小玛瑙石放入装有40mL水的量筒中后,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玛瑙石的体积为cm3。根据公式,计算出小玛瑙石的密度是kg/m3。
(3)小新想用同样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当他用天平测出大玛瑙石的质量m后,发现大玛瑙石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聪明的小新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操作:
①将大玛瑙石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标记水面位置后取出玛瑙石;
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
③记下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
④大玛瑙石的密度表达式为:ρ玛瑙=(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⑤此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可能比实际密度(选填“偏大”或“偏小”)。
2.(2023?临沂)2023年5月17日,我省莱州市西岭村金矿新勘查出金金属储量200t,成为国内最大单体金矿床。为研究西岭金矿矿石,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一小块矿石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中,通过向右盘加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使天平平衡。
(3)天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及游码在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