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音乐专业([具体代码])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音乐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音乐表演能力、音乐教学能力及音乐作品创作能力,能够在基层文化单位、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等从事音乐表演、教学、创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五、职业范围
|职业领域|主要职业岗位|相关职业岗位|
|----|----|----|
|音乐表演|声乐演员、器乐演奏员|合唱团指挥、乐队指挥、音乐节目主持人|
|音乐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社会音乐培训机构教师|-|
|音乐创作|音乐创作助理、音乐编曲|-|
六、人才培养规格
(一)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创新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音乐表演、教学和创作中提出新的见解和方法。
(二)知识
1.音乐基础知识:掌握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音乐理论知识。
2.音乐技能知识:熟练掌握声乐、器乐演奏等音乐表演技能,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相关文化知识:了解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等相关文化知识,拓宽音乐视野。
(三)能力
1.音乐表演能力:能够熟练演唱或演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具备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2.音乐教学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具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能力。
3.音乐创作能力: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简单的音乐作品创作,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技巧和创新能力。
4.音乐欣赏与分析能力:能够准确地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5.沟通与协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音乐表演、教学和创作任务。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政治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2.语文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
-教学要求:注重阅读与写作训练,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3.数学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模块、职业模块等。
-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
4.英语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等。
-教学要求:注重英语听说训练,采用情景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5.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等。
-教学要求:注重实践操作,通过项目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体育与健康
-课程目标: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水平。
-主要内容:包括体育理论知识、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体操等。
-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合理选择体育项目,注重体育与健康的融合。
(二)专业技能课程
1.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