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设计思路
本课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为主题,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等历史事件,引导学生理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理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2.增强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学会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认识。
3.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认识到殖民体系形成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复杂性,以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世界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等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复杂性和深远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学生的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态度和求知欲,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存在被动学习的情况。在行为习惯上,学生普遍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这些学情特点对课程学习有一定的影响。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其次,针对学生知识储备的不足,教师需要适当补充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
2.课程平台:统编版高中历史教学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3.信息化资源:相关历史事件图片、视频资料、历史地图、文献资料。
4.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殖民体系是什么吗?它在历史上扮演了什么角色?”
展示一些关于殖民扩张时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殖民体系的历史背景。
简短介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形成过程。
过程:
讲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殖民体系的组成部分,如殖民地的分布、殖民国家的角色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案例进行分析,如英国的印度殖民统治、美国的非洲奴隶贸易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殖民体系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殖民体系对被殖民地和殖民国家的影响。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殖民主义的影响、殖民体系的崩溃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重要性和影响。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案例分析等。
强调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对现代世界格局的影响。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并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