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说课稿1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具体班级)
3.授课时间:2022年X月X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包括:1)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理解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3)引导学生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兴衰中汲取经验教训,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责任感。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在进入九年级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等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们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事件过程和影响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学生对历史学科普遍保持较高的兴趣,他们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通过阅读文本获取信息,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互动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章节时,学生可能面临以下困难:一是对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难以梳理;二是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三是将历史事件与现代社会相联系时,可能存在观念上的偏差。针对这些困难,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逐步梳理历史脉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并鼓励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以便查阅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历史纪录片片段等多媒体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
3.教学软件:利用教学平台或软件,如PPT或电子白板,展示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确保教室环境整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如巴士底狱被攻陷的画作或拿破仑的肖像,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代表的历史事件吗?它们对我们了解法国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2.讲授新知(20分钟)
-第一环节: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与起因
-教师讲解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作用,以及法国社会各阶层对改革的迫切需求。
-展示图表,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如封建专制制度、社会贫富差距等。
-第二环节: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与成果
-讲解法国大革命的主要阶段,如三级会议、攻占巴士底狱、制宪会议、国民公会等。
-分析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如颁布《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建立共和国等。
-第三环节:拿破仑帝国的兴衰
-介绍拿破仑的生平及其军事才能,讲解他如何通过政变上台,建立拿破仑帝国。
-分析拿破仑帝国的影响,如对外战争、颁布《拿破仑法典》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设计小组讨论题,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法国历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法国历史的重要性。
-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总结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并思考这些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文献资料,如《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等,这些文献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法律观念,也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实质。
-拓展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包括欧洲大陆的势力分布、国际关系等,帮助学生理解拿破仑帝国的形成和发展。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等,这些作品可以直观地展示历史人物和事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地图,展示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战争路线和拿破仑帝国的版图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