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唐朝皇帝建国流程.docx
文件大小:19.14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1.92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为后世树立许多政治制度与文化上的表率。

在军事上,唐太宗因平突厥、征西域,获得四方赠予“天可汗”的称号。

在内政上,唐代建立了成熟的科举制,并且有完整成熟的律法《唐律》。

在思想文化上,唐代讲求胡汉融合,儒释道并行,因此社会风气较为活泼、空明,文化更是蓬勃发展,比如唐朝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文学体裁以及诗歌派别,让唐诗成为中国文学的代表,此外,蕴含道家思想的“霓裳羽衣舞”,也成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的乐舞。

在经济上,唐代农业、手工业极为发达,柜坊和飞钱相继出现,也发展了海上贸易,形成前所未有的贸易盛况。

在对外交流上,唐朝受到四方各国的尊敬,长安成为世界的大都市,万朝来贺,日本亦派遣唐使与唐朝交流,学习中国文化。

那么这么牛的一个王朝,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的呢?请听细细道来!

隋朝的灭亡

隋朝末年,隋炀帝好大喜功,骄奢淫逸,长年征战,劳民伤财,民不聊生,激起社会对政府的严重不满,各地相继发生起义,如河北起义、江淮起义、五府起义等。隋朝逐渐分崩离析。

李渊出身北周,因性格爽朗,结交了不少英雄豪杰,李渊一开始需然无意夺取帝位,但后面各地兵变,再加上隋炀帝不作为,于是他感觉隋朝要亡,因此暗中联系人才,准备谋反,随后与身边谋士一同推动李渊反隋。最终李渊同意起兵,加入了隋末动乱的洪流,攻入长安,逼迫隋恭帝禅位,并且扫除其余势力,建立唐王朝。

晋阳起兵

李渊与李世民集结各方英雄,驻扎晋阳(今山西太原)郊外的兴国寺。这件事被隋炀帝心腹高君雅、王威知晓,于是谎称祈雨,要李渊前往晋祠,以备趁机暗杀之。李渊收到告密,开始暗中防备,随后告发高君雅、王威勾结北虏。于是,李渊命潜伏在侧的军队,将其一网打尽。此外,李渊也诱使突厥入晋阳城,塑造高君雅、王威确实勾结外族的假象,借机获得军民的拥戴。

此后,李渊起兵,派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攻打西河郡(今山西汾阳),组织大将军府,排兵部署,编列人才。军队逐渐壮大后,李渊便向突厥借兵,发布檄文,正式起兵,挥军攻下霍邑(今山西霍州)、临汾郡(今山西晋州)、绛郡(今山西新绛)等地,慢慢包围隋朝京城长安。

攻进长安,开国建唐

李渊与其子李世民、李建成等包抄长安的同时,隋炀帝因民乱频出,早已逃去江都(今江苏扬州),依然过着骄奢的日子,成天与江南美女饮酒作乐,全然不设防,只有隋炀帝的孙子杨侑留守京城,因此李渊军队不费吹灰之力便攻下长安。

李渊进长安后,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并拥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其实就是将隋恭帝当作傀儡皇帝。隋恭帝即位后,被迫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李渊的儿子亦得高位,等于李氏家族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其他民变势力,仍在中原酣战,全然不知李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已几乎要颠覆隋朝。

此时,在江都的隋炀帝,遇到了禁军叛变,隋炀帝被斩杀。李渊借着隋炀帝的死讯,强迫隋恭帝将帝位禅让给自己,于是李渊正式建唐,定都长安,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

统一南北

唐朝建立之初,李渊仍面临着四方割据的情形,并未完成统一。李渊派遣将领,陆续展开了许多战役,分别是浅水原之战(618年)、柏壁之战(619年)、洛阳虎牢之战(620年)、虎牢之战(621年)、唐平萧铣之战(621年)、洺水之战(622年)、下博之战(622年)、唐灭刘黑闼之战(622年)以及唐灭辅公祏之战(623年)。

就作战路线而言,唐朝是先后统一北方、中原及江南地区,最后扫除了各方势力的余党,统一天下。

唐朝在北方的主要对手,是占据陇西之地的薛仁杲、甘肃河西的李轨与在山西称霸的刘武周。李渊假意联合李轨,孤立薛仁杲,最后在浅水原之战打败薛仁杲。其后,李渊联合吐谷浑攻打李轨,李轨兵败,李渊获得西北一地。最后,唐军与刘武周鏖战长达五个月,终于刘武周支撑不住兵败,于是,李渊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唐朝在中原的主要对手,是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李渊派李建成、李世民分头攻下洛阳外围各地,包抄整个洛阳,让王世充无法突围。但王世充为人机警,及时联络盟友,于是李世民久久未能攻下,最终,在李世民的久战之下,王世充盟友被斩杀,王世充开城投降,唐军于是取得黄河流域的控制权。

唐朝在江南的主要对手,是占据江陵、巴蜀、湖南一带称帝的萧铣。萧铣嗜杀,不得人心,政权不稳。因此李渊得以借机部署军队,一举攻入江陵,迫使萧铣投降。江南其余地区还有一些农民起义军首领,但因势力不大,不久后败于唐军,唐朝自此统一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