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1.辽夏金:宋朝与西域、中亚的陆路交通被阻断后,辽夏金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仍维持着与西域、中亚较大规模的交流。
2.宋代
(1)原因:由于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南移,南方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日渐发达。?
(2)表现:形成多条航线,可通往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3.元朝: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元朝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
进入鼎盛时期,沿途经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范围;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1.西方的医学、天文、历法、数学、建筑、音乐、宗教等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元世祖任用波斯人主持天文、历法工作。元朝还收集和翻译了一些阿拉伯医学书籍,.
中记载了治疗骨折的方法。?
2.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传制度等输往国外,天文、历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到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对亚欧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的外销瓷器、丝绸深受外国人喜爱。;1.“宋朝时期北方地区被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占据,陆路不通;宋朝时航海技术进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海外贸易。”材料显示的是()
A.宋朝海上交通发达的表现
B.宋朝海上交通发达的原因
C.宋朝海上交通发达的影响
D.宋朝疆域的辽阔推动了交通的发展;2.《马可·波罗行纪》记载:“(泉州)乃不少船舶辐辏之所,诸船运载种种货物至此,然后分配于……全境。所卸胡椒甚多,若以亚历山大运赴西方诸国者衡之,则彼数实微乎其微,盖其不及此港百分之一也。”这说明元代泉州()
A.海上贸易繁荣 B.外国使节增多
C.造船技术发达 D.文化生活丰富;3.(2024安徽)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元朝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均有了进一步发展,这()
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B.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实现了美洲高产作物的传播 D.奠定了驿传制度的基础
4.南宋时期,有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枢密院;5.一艘被发现于广东阳江海域的宋代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南海一号”是研究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
A.一手史料 B.二手史料
C.口述史料 D.影像史料
6.市舶司的主要官员一般有4人,分别是提举(负责全面工作)、监官(主管钱物)、勾当公事(主持日常杂务)、监门官(主管市舶库)。这反映了市舶司()
A.管理的规范化 B.机构的臃肿化
C.职责的交叉性 D.权力的混乱性;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三在陆路方面,古老的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又重新成为通往西方的重要通道,照例也有商人在沿途活动,并且有基督教传教士沿这条路线东来。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1)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分别能获得哪些信息?(4分)这两则材料都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这一现象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