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专题六 民国时期的革命探索与伟大胜利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pptx
文件大小:2.93 M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3-10
总字数:约1.75千字
文档摘要

;整体框架;线索梳理;线索一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割据;线索一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割据;概念突破;核心整合;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督抚专权、内轻外重的局面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李鸿章、刘坤一和张之洞等大批汉族官员担任地方督抚十数年之久,集军权、行政权、财权和用人权于一身,并左右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成为强大的地方实力派。

——汪炜杰《历史教学中应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清政府地方势力变化不外两点:一、督抚取得军事上的实权,其势渐重;二、军队由单元体化为多元体,中央失去把握之权。这两点是清廷颠覆的诱因,也是民国时代军阀割据的诱因。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幼》;多角度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转型的影响;(2024·福建高考·7)某同学意欲探究“民国初年民族主义盛行”这一观点。下列史实能论证该观点的是()

A.创办于上海的《青年杂志》迁往北京

B.孙中山在民国时期同他人的谈话中,频繁提及民族主义

C.各军阀若攻击他人,则常称其出卖国家利益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纺织、面粉等轻工业迅速发展;线索二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概念突破;宁汉合流

;五四运动对近代化的影响;;;(2024·天津高考·5)1919年4月底,虽经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仍然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列强的这一行径,引发了国人“积压已久的不满与愤怒”。从形成原因上,对“积压已久”理解全面的是()

A.五四爱国运动的激发B.群众爱国意识的觉醒

C.近代历史发展的结果D.列强压迫中国的反弹;(2024·湖北高考·7)下表是1925年中国部分省份的岁入、岁出总额及军费数据(单位:银元);(2020·山东高考·9)图3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2024·湖南高考·9)表2为1930年毛泽东对江西寻乌人口成分的调查情况统计。该调查()

表2;经典再研;抗日战争;(2023·山东高考·7)1938年7月,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正式成立。剧团演出时,会在戏台两边挂起“中国气??,民族形式,工农大众,喜闻乐见;明白世理,尽情尽理,有说有笑、红火热闹”的对联;民众剧团常年在边区巡回演出,深受欢迎。该剧团的主要任务是()

A.创新民族文化宣传方式B.团结工农建设边区政权

C.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D.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概念突破;以战养战;解放

战争;清政府(1840-1912):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湖北军政府(1912):武昌起义后临时组建的革命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1912.1.1-1912.3):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

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8):代表封建地主和军阀利益

(1912-1916袁世凯独裁;1916-1928军阀割据)

国民政府(1925-1949):

①广东国民政府:革命政府(1925—1926,汪精卫)

②武汉国民政府:革命政府(1926-1927,汪精卫,宁汉合流)

③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政府(1927-1949,蒋介石,宪政)

D.重庆国民政府:战时陪都(1937-1945)

傀儡政权

伪满洲国(1932-1945,溥仪,涵盖东三省,“首都”吉林长春)

汪伪政府(1940-1945,汪精卫);;1.近代中国革命角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的新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2.现代化发展角度:实现了民族独立,为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经济建设、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3.世界政治影响角度: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对国际格局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久远的影响。

4.社会主义发展角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建党

时期;核心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