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7课 明朝的建立和明初政治说课稿 岳麓版.docx
文件大小:15.76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08
总字数:约3.85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7课明朝的建立和明初政治说课稿岳麓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7课明朝的建立和明初政治》。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七年级上册所学的元朝历史相关联,通过学习明朝的建立和明初政治,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演变,以及明朝初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分析明朝建立的历史过程,学会运用历史资料进行思考和判断。

2.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理解明朝建立与元朝历史背景的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3.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了解明朝初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激发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明朝建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包括朱元璋的崛起、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的兴衰,以及明朝的建立时间和都城迁移。

②明初政治的主要特点,如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科举制度的改革、对外政策的调整等。

2.教学难点

①理解明朝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分析元朝末年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对明朝建立的影响。

②掌握明初政治制度变革的深远意义,包括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和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③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如对朱元璋的评价,既要看到其统一国家的功绩,也要认识到其加强中央集权的局限性。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并准备相应的教学参考书。

2.辅助材料:准备与明朝建立和明初政治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以及反映明朝初年社会生活的视频片段,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理解。

3.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便于学生分组讨论明朝建立的原因和明初政治的特点。

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如“阅读明朝建立的历史背景,思考明朝建立的必然性”。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明朝的建立”,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如“朱元璋为何能够统一中国?”、“明朝初期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明朝建立的历史背景和明初政治的特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明朝的建立,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故事,引出“明朝的建立和明初政治”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明朝建立的历史过程和明初政治的主要特点,如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科举制度的改革等。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明朝建立的原因和明初政治的影响。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如“为什么明朝要迁都北京?”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明朝建立的历史过程和明初政治的特点。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明朝建立的历史过程和明初政治的特点。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与明朝建立和明初政治相关的作业,如“分析明朝初年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明朝建立相关的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