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核心素养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2024).docx
文件大小:251.5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05
总字数:约4.17千字
文档摘要

PAGE/NUMPAGES

统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

课题: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课标内容

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与黄巢起义后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朝衰亡的原因及五代十国带来的影响。

二、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及其影响,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认识到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2.时空观念:识读《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直观认识五代十国时期政权的更迭与分立,培养从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3.史料实证:通过研读相关史料和教材内容,知道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原因和影响;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知道五代十国的根源和影响。

4.历史解释: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统治和后期统治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以史为鉴,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5.家国情怀: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的作用,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理解在分裂动荡中孕育着统一这一历史趋势,认识到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教学难点】

安史之乱的过程和藩镇割据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经历了唐太宗、武则天以及唐玄宗的多年治理,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到鼎盛。唐朝至此是否就一直强盛下去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是什么导致这个强盛的王朝走向没落并最终灭亡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安史之乱

(一)背景/原因

材料一:开元以来,豪贵雄盛,无如杨氏之比也。玄宗凡有游幸,贵妃无不随侍,乘马则高力士执辔授鞭。宫中供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其雕刻熔造,又数百人。扬、益、岭表刺史,必求良工造作奇器异服,以奉贵妃献贺,因此擢居显位。——摘编自《旧唐书》材料二: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一:开元以来,豪贵雄盛,无如杨氏之比也。玄宗凡有游幸,贵妃无不随侍,乘马则高力士执辔授鞭。宫中供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其雕刻熔造,又数百人。扬、益、岭表刺史,必求良工造作奇器异服,以奉贵妃献贺,因此擢居显位。——摘编自《旧唐书》

材料二: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唐初,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曾设置大都督或都督率兵戍边。高宗时,都督“带使持节”,直接代表皇帝,称为“节度使”,仍不是正式官名。……到玄宗时,边境设有10个节度使,他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政治、财政大权。虽然一般还接受唐政府的命令,但是已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的封建割据势力。

前期

崇尚节俭

反对奢侈

任用贤相

励精图治

整顿吏治

后期

追求享乐

奢华无度

任用奸相

不理政事

朝政腐败

学生回答:唐玄宗在位末年,朝政腐败,奢侈之风日盛,连年的战争使民众不堪重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边疆形势愈为紧张。各地军镇长官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教师点拨:各地节度使中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担负唐朝东北地区防御重任,势力逐渐膨胀,深受唐玄宗信任。据说他为取悦唐玄宗和杨贵妃,以300多斤的体重,在他们面前跳当时流行的胡旋舞,旋转如飞。唐玄宗在位末年,安禄山手握重兵,野心逐渐膨胀,导致与中央的矛盾加深。

(二)过程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20页,找出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地点、叛乱者及叛军进攻路线。

学生回答:1.755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2.路线:河南—洛阳—潼关—长安

(三)影响

讲解讲解: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叛军占领长安,唐肃宗继位,重用郭子仪等将领,在回纥(hé)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763年平叛成功。

材料一:北自覃(tán)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卷一二〇《郭子仪传》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无家别》材料三: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