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小画家”欢欢第1节熊猫欢欢自画像》说课稿-2024-2025学年川教版(2019)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二单元“小画家”欢欢第1节熊猫欢欢自画像》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信息技术课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三周星期三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认识并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基本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擦、矩形、圆形等,以便学生能够使用这些工具创作出基本的自画像。
-重点二:掌握调整色彩和线条粗细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根据设计需要灵活运用颜色和线条,提高绘画效果。
-重点三:理解并运用“熊猫欢欢”的图像特点,结合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自画像创作,培养创意思维。
2.教学难点
-难点一: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多种绘画工具的操作,并能够灵活运用。例如,学生在操作铅笔工具时可能会遇到控制线条粗细困难,需要教师示范并指导。
-难点二:在创作自画像时,学生需要将“熊猫欢欢”的特点与个人特征相结合,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多次尝试和调整,以实现个性化的表达。
-难点三:色彩搭配的审美判断。学生在选择颜色时可能缺乏经验和判断力,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如何观察自然色彩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培养色彩审美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川教版(2019)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教材内容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熊猫欢欢相关的图片、自画像创作的步骤图,以及色彩搭配的案例图片,用于辅助学生理解和创作。
3.实验器材:准备一台或多台可联网的计算机,确保学生能够直接在计算机上操作绘画软件。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验操作台附近预留空间,以便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教室前,微笑着向学生问好:“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二单元“小画家”欢欢第1节熊猫欢欢自画像》。”
2.老师出示熊猫欢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家看,这只可爱的熊猫欢欢,它有一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画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计算机画出这只熊猫的自画像。”
二、新课讲解
1.老师讲解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首先,我们要认识计算机中的绘画工具,比如铅笔、橡皮擦、矩形、圆形等。同学们,谁能告诉我,铅笔工具是用来干什么的?”
2.学生举手回答:“铅笔工具可以用来画线条。”
3.老师肯定回答:“没错,铅笔工具可以用来画线条。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调整线条的粗细。”
4.老师演示调整线条粗细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尝试操作。
三、实践操作
1.老师引导学生:“现在,请大家打开计算机,尝试使用铅笔工具画出一条线条。”
2.学生跟随老师操作,画出线条。
3.老师巡视教室,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对操作不规范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色彩搭配
1.老师讲解色彩搭配的重要性:“在绘画中,色彩搭配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搭配颜色。”
2.老师展示色彩搭配的案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家看,这张图片中的色彩搭配非常和谐,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它是如何搭配的。”
3.学生观察图片,讨论色彩搭配的方法。
五、创作自画像
1.老师引导学生:“现在,请大家尝试用计算机画出熊猫欢欢的自画像。”
2.学生根据老师讲解的绘画工具和色彩搭配方法,开始创作自画像。
3.老师巡视教室,观察学生创作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六、展示与评价
1.老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自画像:“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把画好的自画像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鼓励。
七、总结与拓展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计算机绘画工具,以及如何搭配颜色。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2.老师拓展延伸:“同学们,除了熊猫欢欢,你们还知道哪些可爱的动物呢?可以尝试用计算机画出它们的自画像。”
3.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八、布置作业
1.老师布置作业:“请大家课后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自画像,并尝试使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方法。”
2.学生认真听讲,记录作业要求。
九、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计算机绘画工具,以及如何搭配颜色。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2.学生点头表示理解,老师微笑着结束本节课。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资源一:熊猫文化知识
提供关于熊猫的起源、习性、分布等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熊猫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