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
边塞男神去敦煌
丝绸之路,唐诗之旅8日游
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瓜州、敦煌(玉门关),一共途径7个城市。
骑象小学堂
一城一诗人·亲子研学手册
目录contents
19
29
丝绸之路第6站:瓜州非瓜洲,安西非
安息
丝绸之路第4站: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丝绸之路第3站:
长河落日圆的地方—张掖
丝绸之路第5站: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丝绸之路第7站:沙漠飞天等你来—敦煌
丝绸之路第8站:春风为何不度玉门关
丝绸之路第2站:凉州词诞生地—武威
敦煌课内外古诗词课本知识汇总
唐朝F4
边塞男神和边塞诗
丝绸之路第1站:抵达金城-兰州
唐朝边塞地理和行程必知
34
23
26
15
周行程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Sun
敦煌
唐朝F4
边塞男神和边塞诗
一部《全唐诗》,48900首,其中边塞诗约2000首,其中1500首与西北边塞有关。唐朝诗人们,尤其是初唐和盛唐,大都到过凉州(现在武微),有的还随军远行、亲赴战场、戍守边关、报效国家。盛唐磅礴大气,边塞诗也是壮怀激烈。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王维、王翰、王建、李
白、李益、杜甫、杜牧、元稹、白居易、张籍、韦应物、薛逢、郭震,这些人都来过边塞。
我们的孩子如果没有到过西北,没有到兰州、武威、酒泉、玉门关、敦煌这些地方,怎能在背诵”黄河落日圆“这样
壮美的诗句时,有所感悟呢?
小学、初中、高中课本中,必背的边塞诗
至少有9首,常见课外拓展的边塞诗有11首。也就是说,在一个孩子K12阶段,至少有20首边塞诗会跟随着他们/她们长大。从《凉州词》、《出塞》、《塞下曲》、《从军行》,
从王之涣、王翰、王维、高适、李白、李贺等,
他们的边塞诗都出现在课内外。
说两个硬指标,表明读边塞诗去敦煌的必要性。
他先试着考科举,却不幸落榜;接着试图投奔军队,然
而没有得到赏识;在军队那碰了一鼻子灰以后,回到长安又
考了几次科举,却阴差阳错,五十岁才做上了一个小官。
然而上任没多久,高适就觉得没劲。三年以后的天宝
十一年(752年),高适的人生迎来了转机——一位大将军
看中了他,愿意让他做自己的幕僚。
终于实现了梦想的高适高兴坏了。在《塞下曲》中,他兴奋地写到“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十分慷慨激昂。
“边塞男神F4”是怎样炼成的?
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四位著名唐朝“边塞男神F4”男团成员,究竟是怎么被pick出来的呢?
高适:C位出道
在各大边塞诗人的排名榜单里,高适永远排在第一。这个“C位”,高适当之无愧。
高适的人生堪称一场华丽的“逆袭”。
高适从小便渴望建功立业,但在五十岁之前却一直无
法施展抱负,甚至沦落到在街边要饭。
最后,高适因为在安史之乱中立
下了战功,被封为“渤海县侯”,成为唐代历史上仅有的因军功而至封侯的诗人。
高适是“边塞男神F4”中军旅
经历最丰富的一位,这给他的创作
提供了大量素材。他的诗深沉大气,是边塞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
重要里程碑。
专叁:团内老幺
岑参出生于715年,分别比高适、王昌龄、王之涣小了11岁、17岁、27岁。由于对边塞诗共同的爱好,四位男神跨越“代沟”,结为好友,经常一起饮
酒作诗、互相唱和。
虽然是团里的“忙内”,也就是老么,岑参在边 塞诗上的造诣却绝对不输几位哥哥们。
他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写下了许多浪漫的句
子。例如写边塞大雪,他留下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千古名句,意思是雪堆在树枝上,就好像梨花开了一样。这样一写,连刺骨萧杀的塞外风雪都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另外,因为他的诗风格和高适最为接近,两位也被后人并称为“高岑”。
王吕龄:人气王
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俨然是“边塞IP”的标配。但这些都是边塞诗第一人王昌龄之后的事
情了。
二十多岁时,王昌龄因为在长安未得重用,赴河陇,出玉门,投身边塞军中,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边塞诗篇。
谈及边塞诗,大家脑海中最先浮现出来的句子“秦时明月汉时关”“大漠风尘日色昏”“青海长云暗雪山”“琵琶起舞换新声”都是王昌龄的作品。在骑象小学堂以往发布的投票“最想跟着谁游敦煌”中,王昌龄高居首位,堪称“人气王”。
值得一提的是,王昌龄的诗大多都是七言绝句,盛唐的四百七十二首七言绝句中有王昌龄的七十四首,占了六分之一。他的七绝诗又多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