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北地区自古以来佛教信仰发展极为兴盛。道宣的《感通录》
中记载:“从台东南而下三十里许,有古大孚灵鹜寺,见有东西二道场,佛事备焉。
①
古志传云汉明帝所造。”由此可见,自东汉起佛教便传入五台山,佛寺壁画随佛教
传入绘制在寺院壁面上,起传经布法、装饰墙壁的作用,壁画中的僧侣佛陀所乘坐
②
具造型纹饰反映了佛教僧众在不同时期的崇奉信仰及等级差异。
在对五台山的佛教纹样及宗教信仰的研究中,大都是针对五台山寺庙中佛像造
型、建筑纹样等领域,鲜有对佛寺壁画中坐具纹饰的研究,佛寺坐具自佛教传入五
台山伊始便已存在,不断变化发展至今,其本身的造型纹样、色彩构成也反映了不
同时期的佛教艺术特点,极具研究意义。纹饰在壁画中起到丰富画面作用的同时,
其本身也有重要意义。不同纹饰造型所处壁画中的不同位置,所蕴内涵也皆不相同。
纹样造型的发展演变随着佛教传入及朝代更迭在每个时期也具有不同意义。对五台
山佛寺壁画视角下坐具纹饰的研究,主要从探究佛寺壁画与纹饰造型的历史沿革、
调研分析佛寺壁画中佛像底座造型、纹样、构图、色彩等方面,挖掘坐具纹饰背后
的宗教意义与历史文化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五台山佛寺壁画视角,以佛像坐具纹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
究和分析,选取佛光寺、公主寺、镇海寺三所不同朝代、多样艺术风格及相异文化
基础的寺庙中的壁画坐具纹饰进行研究,展现纹饰背后所蕴含的不同内涵,并将纹
饰特征结合设计实践,主动考证和理解五台山佛寺壁画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演变形式,
意图从不同视角探究五台山佛寺壁画的内涵与价值。
关键词:五台山佛寺壁画;坐具;纹饰造型
①[唐]道宣.道宣律师感通录[M].卷一.
②一般来说,“坐具”与“座具”两者皆可指代乘坐的器具,在相关文献如2017年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
《传统坐具的形制变化在当代起居陈设中的应用》一文中也普遍使用“坐具”一词作为概述,“坐具”一词既可
指代“坐”的动作,也可表示所乘坐的器具,故本文的研究考证中统一使用“坐具”一词。
I
ABSTRACT
Sinceancienttimes,theBuddhistbeliefhasbeenflourishinginthenorthofShanxi
withWutaiMountainasthecenter.DaoxuansSenseoftherecordrecorded:Fromthe
southeastoftheTaiwandownthirtymiles,thereistheancientDafuSpiritDuckTemple,
seetwothings,Buddhistpreparation.TheancientChronicleswerebuiltbyEmperorMing
oftheHanDynasty.[[Tang]Daoxuan.DaoxuanlawyerSenseRecord[M].Volume1.]It
canbeseenthatsincetheEasternHanDynasty,BuddhismhasbeenintroducedintoWutai
Mountain,BuddhisttemplemuralswiththeintroductionofBuddhismpaintedonthewall
ofthetemple,playingtheroleofpassingscripturesanddecorativewalls,themuralofthe
monkBuddhasride[Generallyspeaking,seatandseatbothcanrefertotheride
equipment,Inrelevantliterature,suchastheApplicationofChangesintheShapeand
FormoftraditionalsittingUtensilsinContemporaryLivingFurnishingsbytheInterior
DesignB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