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喜迎蛇年
春节习俗知识宣讲
汇报人:XXX
辞旧迎新新春大吉
目录
1.春节起源
2.传统习俗
3.节日活动
4.节日美食
5.文学诗歌
6.同胞特色
头
2025年蛇年传统习俗文学诗歌节日美食
第一部分
春节起源
辞旧迎新新春大吉
春节
SpringFestivalChineseNewYear
新春、岁节、年节、新禧、新年、大年农历正月初一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茶果点心、年糕、
饺子、春卷、汤
圆。
中文名
外文名别名节日时间节日类型
贴年红、守岁、
拜年、祭祀、舞狮。
传承与弘扬传统
文化。
春节
岁首祈年祭祀。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春节(Spring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
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起源
1
2
3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
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
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
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
追求的反映。
◆传统习俗◆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
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
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
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传统习俗◆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
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
是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传统习俗◆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
家欢聚,并守“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岁到来。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
压岁钱,年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传统习俗◆
意。
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年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
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新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中国民间有“开门炮仗”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炮竹,以哗哗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传统习俗◆
年廿八除旧布新,清除旧的年红,有的地方年廿八开始贴年红。广东有一
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说在农历十二月廿八日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里打扫卫生,贴年红,迎接新年。
北方一些地方有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
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年尾十二月廿三或廿四开始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