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2).ppt
文件大小:1013.5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5.19千字
文档摘要

虞美人琦君[注]锦书万里凭谁寄?过尽飞鸿矣。柔肠已断泪难收,总为相思不上最高楼。梦中应识归来路,梦也了无据。十年往事已模糊,转悔今朝兮薄不如无。[注]琦君(1918-2006),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有《泪珠与珍珠》一文入选高中教材。答:借助“锦书”“飞鸿”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悲伤凄切的游子思乡图:两岸渺渺相隔,音信难递,词人柔肠寸断,泪水难收,不敢登上高楼远眺家乡。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第31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虞美人琦君[注]锦书万里凭谁寄?过尽飞鸿矣。柔肠已断泪难收,总为相思不上最高楼。梦中应识归来路,梦也了无据。十年往事已模糊,转悔今朝兮薄不如无。[注]琦君(1918-2006),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有《泪珠与珍珠》一文入选高中教材。答:虚实结合。上阕实写词人愁肠百结,归泪难收,音信难达;下阕虚写自己的梦境,借梦境渲染思乡之苦。第32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1分)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1分)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1分)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第33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2)第1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高考专题复习十二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第2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考试说明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3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注:通常表现手法包含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第4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第5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象征、衬托、用典、对比等。第6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⑵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⑶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设问方式

⑴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第7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如借景抒情,象征,动静结合等,给1分)2、结合诗句阐释哪里用了这种手法。(要求: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给1分)3、有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和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如燕子的活泼可爱,生机勃勃等。诗人的闲适,愉悦,郁闷,烦恼,凄苦等2分)诗歌表现手法解题步骤第8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念: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采用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达情感。术语: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1、动静结合第9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简析后两句的表达技巧。答:(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2)两句中有花落有莺啼,有动作有声响,这是动;山客犹眠说明居住的环境是寂静的,花落莺啼更衬出了这种寂静。(3)表达了诗人闲适宁静的心境。第10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虚——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设想未来之景。抽象的情实——眼前之景,之事。2、虚实结合第11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简要分析。答:⑴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⑵表达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第12页,共4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8江西卷)(6分)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