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第63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水口行舟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答:风雨总是暂时的,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不可遏止。例第64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枝一叶总关情忧国忧民诗第65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2、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5、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常见情感第66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例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第67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本专题结束,
下一专题:诗歌意象意境第68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9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70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71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怀古用典借古讽今第31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用典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第32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归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古今对比寓情于景用典第33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汴河曲????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汴河怀古??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阅读上面两首诗,说说两诗在内容和表达技法上的异同。答:两首诗都是咏史诗。《汴河曲》借咏史来抒发昔盛今衰之情,通过古今对比的景物描写,曾经“无限春”,而今“已成尘”,满堤的杨柳让回顾昔日繁盛的行人满腹愁绪。《汴河怀古》借咏史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与众不同的见解。诗歌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如果排除隋炀帝南巡的奢华行为,单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应用。注意它的作用。第34页,共9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