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7 散文诗二首 (8).ppt
文件大小:5.57 M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4
总字数:约5.36千字
文档摘要

******************习题链接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人教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1A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温馨提示:点击进入讲评2345发展型学习任务群7891011拓展型学习任务群61.第一组的同学整理了本课中易混易错字词的读写,请你帮忙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匿笑() 沐yù() 梗()dǎo告() zǐ妹() 流转()亭亭() 荫bì() 并蒂()返回?????nì浴gěng祷姊zhuǎntíng蔽dì2.第二组的周林总分不清文中几个词语的使用情况,因此小组成员写了下面这段话,帮助他区分。请你告诉他下列语段中横线上所填写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他______在破旧的门槛外,看着院子里被茂密的绿叶所______的花架,想伸手去摘那盛开的蔷薇,却怕会一不小心掉进回忆的深渊。四周静悄悄的,不经意间,儿时在这儿与_____的外婆分别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好在渐起的清风,慢慢地吹散了他不安的______。A.徘徊遮蔽憔悴心绪 B.行走遮盖慵懒心境C.徘徊遮蔽慵懒心境 D.行走遮盖憔悴心绪A【点拨】第一空,“行走”指走路,没有表达情绪;“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用“徘徊”。第二空,“遮蔽”侧重在遮挡掩护,“遮盖”侧重在把东西覆盖起来,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用“遮蔽”;第三空,“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慵懒”指困倦。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用“憔悴”。“心绪”指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心境”形容心情(指苦乐),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用“心绪”。返回3.第三组的同学就对课文的理解和相关内容进行了以下讨论,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人名)。小语:《金色花》通过叙述一个孩子跟母亲玩“躲猫猫”的过程,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小文: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他以《新月集》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小智:《荷叶·母亲》用触景生情、托物喻人的手法,表现了母爱的力量和无私。小美:冰心的代表作《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核心,赞美母爱、童心、自然。小文【点拨】“他以《新月集》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表述有误,泰戈尔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返回4.[2024西安第三中学期中改编]本课的两篇散文诗都比较经典,第四组的同学有感而发,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阅读并完成后面的题目。①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②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性情,启发人生。③经典常读常新,是我们汲取人生智慧的永不枯竭。④读经典作品,或许会有隔膜,这可能是时代变迁或语言形式上的生疏造成的。⑤为消除隔膜,你可以查阅作者的传记资料,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或者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注意课内外学习的沟通。(1)第①句中的“是”的词性是_____________。(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词经典常读常新,是我们汲取人生智慧的永不枯竭的源泉。【点拨】第③句缺少宾语,应在“永不枯竭”的后面加上“的源泉”。(3)“隔膜”有三个义项:A.隔阂(彼此情意沟通的障碍;思想上的距离)。B.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C.不通晓;外行。第④句中“隔膜”的意思是_______。(只填序号)A【点拨】第④句说的是我们在读经典作品时,可能会因为时代变迁或语言形式上的生疏而对经典作品不理解。因此此处的“隔膜”的意思是“隔阂(彼此情意沟通的障碍;思想上的距离)”。返回5.[2023邵阳改编]“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文老师让第五组的同学策划开展一场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传承孝文化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经典故事,其中不属于“孝亲敬老”主题的一项是()A.孟母三迁 B.亲尝汤药C.怀橘遗亲 D.子路借米A【点拨】“孟母三迁”体现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与“孝亲敬老”无关。[任务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