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动”感十足——综合运用动画制作技术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大连版(2015)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第十二课“动”感十足——综合运用动画制作技术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大连版(2015)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本节课选自大连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主要教授学生综合运用动画制作技术。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步骤,引导学生学习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动画制作软件的操作技巧,以及动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通过动画制作实践,提高问题解决和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在合作完成动画作品的过程中,学会沟通与协调,培养共享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动画制作软件的操作技巧。
难点:动画创意的设计、动画作品的流畅性与美观性。
解决办法:
1.对于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动画的生成过程。
2.对于动画制作软件的操作技巧,采取分步教学,先讲解基础功能,再逐步引入高级技巧,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
3.对于动画创意的设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鼓励个性化创作,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对于动画作品的流畅性与美观性,通过分析优秀动画作品,让学生学习并模仿其中的设计元素和技巧,同时开展课堂练习,教师及时点评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提升作品质量。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动画创意,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动画制作过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动画案例,使用教学软件进行现场演示和操作指导,通过互动平台收集学生反馈,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即时性。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短片,引发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兴趣。
-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动画是如何制作的,动画制作需要哪些基本元素。
2.讲授新课(15分钟)
-知识讲解:介绍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包括帧的概念、动画制作流程等。
-演示操作:使用动画制作软件现场演示一个简单动画的制作过程,强调关键帧的设置、动画属性的调整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练习任务: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4.师生互动环节(15分钟)
-课堂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动画制作的知识点,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
-实践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制作动画时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完善作品。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动画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意见。
5.创新环节(5分钟)
-创意拓展:鼓励学生尝试在动画中添加自己的创意元素,如故事情节、角色设计等。
-互动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创意,教师总结评价,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6.结束语(5分钟)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动画制作中的关键技巧。
-布置作业:为学生布置一个综合性的动画制作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学生学习效果
1.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能够理解并运用关键帧、过渡帧等概念。
2.熟悉动画制作软件的操作,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动画的制作。
3.提升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能够设计出具有个性化元素的动画作品。
4.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中学会沟通与协调。
5.培养信息素养,能够有效获取和处理动画制作相关的信息资源。
6.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在动画制作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
7.增强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8.通过练习和创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动画作品。
9.在课堂提问和作品展示中,学生能够自信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10.学生能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实践,不断巩固和提高动画制作技能。
板书设计
①动画制作基本原理
-关键帧
-过渡帧
-动画生成
②动画制作软件操作
-工具栏
-时间轴
-属性面板
③动画制作流程
-设计构思
-制作草图
-分镜脚本
-制作动画
-测试与优化
教学反思与改进
今天的课程让我看到了学生们对动画制作的热情,但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设计方面,我觉得导入环节可以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虽然播放了动画短片,但似乎没有完全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