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36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通史复习.pptx
文件大小:3.13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3-10
总字数:约1.64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考情分析;194519461947194919551961196719891991;【知识回顾】17世纪以来国际格局(世界秩序)的演变;(1)前提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2)美苏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根本对立。(根本)

(3)美苏的意图:美国企图称霸世界,将苏联视为最大障碍;

苏联力图扩大在东欧的影响并寻求自身安全,发展社会主义。

(4)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5)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众说马歇尔计划

一1947年前后发表于不同国家报纸杂志上的漫画。

二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电影,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慷慨相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概念阐释;(4)影响;例题:(2023·全国甲卷·35)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

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例题:(2023·山东高考·15)下图为1949~1985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的占比(%)情况。

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B.对外战争的频度烈度

C.国际科技竞争的压力D.政府外交战略的调整;(1)冷战的发展;概念阐释;(2)多极力量的成长;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材料:日本的经济恢复工作到40年代末已基本结束……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战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1960年国家经济实力上升到世界第五位,1968年以后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并在企业经营规模、劳动生产率和资本装备率方面日渐逼近美国的水平。日本从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例题:(2022·山东高考·15)1967年,法国学者塞尔旺—施赖贝尔在其著作中宣称,如果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不迅速采取行动以重新确立对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控制,欧洲也许会繁荣昌盛,但将在历史上第一次被更为发达的文明所摧垮并受它统治。该著作出版后在欧洲很快成为畅销书。这反映出欧洲社会()

A.对美国发展模式的否定B.对战后世界秩序的不满

C.对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担忧D.对苏联威胁下欧洲联合的反思;例题:(2022·湖南高考·15)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到:“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A.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B.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

C.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D.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1)美苏关系;(2)两极关系的瓦解;(3)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局部热战:朝鲜战争1950.6-1953.7;领导人;越南战争;第三阶段(80年代):美攻苏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