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为主题,旨在培养二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童话故事,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和道德教育。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童话故事,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方式;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3)审美鉴赏与创造,让学生在欣赏童话故事的同时,感受文学之美,激发审美情趣;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童话故事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二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已有初步的认识,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童话故事,对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角色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语言方面也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句子和对话。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二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充满好奇心,他们喜欢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想象。在学习能力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维持兴趣。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学生偏好通过图画和声音来学习,有的则更倾向于通过文字和角色扮演来理解故事。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部分学生可能在阅读理解上遇到困难,如无法理解故事中的抽象概念或复杂情节。此外,学生可能对文字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出现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培养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要注意个别学生在课堂参与度上可能存在差异,需要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引导。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电子白板。
2.课程平台: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配套资源平台。
3.信息化资源:童话故事电子文档、图片、音频资料。
4.教学手段:绘本、故事卡片、角色扮演道具、互动游戏软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童话故事动画片段,引导学生进入童话世界。
2.提出问题:观看后,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3.引导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学目标:通过阅读童话故事,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和道德教育。
2.教学重点: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角色特点。
3.教学内容:
a.讲解童话故事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
b.分析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如主人公、反派、配角等,让学生明白角色在故事中的作用。
c.举例说明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如勇敢、善良、诚实等品质。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目的:巩固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掌握。
2.练习内容:
a.阅读一篇童话故事,回答相关问题。
b.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并说明原因。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目的:检查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程度。
2.提问内容:
a.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b.故事中的反派角色有哪些特点?
c.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互动目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互动内容:
a.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b.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童话故事,进行改编和表演。
c.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表演水平。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小结目的: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记忆。
2.小结内容:
a.回顾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角色特点。
b.强调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
c.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故事中的美好品质。
七、布置作业(5分钟)
1.作业目的:巩固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掌握。
2.作业内容:
a.阅读一篇童话故事,完成阅读笔记。
b.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进行改编和创作。
教学时长: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a.童话故事原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经典童话集,这些原著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材料。
b.童话故事改编作品: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改编自童话故事的作品,这些作品以视觉和听觉的形式呈现,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故事。
c.童话故事背景资料:关于童话故事作者、创作背景、故事起源等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童话故事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2.拓展建议:
a.阅读拓展:鼓励学生阅读原著童话故事,比较不同版本的改编作品,感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