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张籍与韩愈白居易关系考察.pdf
文件大小:164.45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6.86千字
文档摘要

WENSHITANYUAN

张籍与韩愈、白居易关系考察

□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于展东

摘要中唐诗人张籍与韩孟、元白两大诗派的代表人物韩愈、白居易都有密切交往。考察张籍与韩愈、白居易之间的关系,有

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韩孟、元白两大诗派的创作状况及其相互影响,而且对确定张籍归属于哪个诗派也会有所启示。

关键词张籍韩愈白居易交往

张籍(约766—830)、韩愈(768—824)、白居易(772—846)三人上京。一来遂登科,不见苦贡场。观我性朴直,乃言及平生。由兹类

共同生活在贞元、元和、长庆年间,张籍与韩愈生活的年代基本相同,朋党,骨肉无以当。坐令其子拜,常呼幼时名。追招不隔日,继践公之

白居易比张、韩二人稍晚一些。韩愈、白居易分别是中唐两大诗派的堂。出则连辔驰,寝则对榻床。搜穷古今书,事事相酌量。有花必同

领袖人物,张籍与他们二人交往都很密切。寻,有月必同望。为文先见草,酿熟偕共觞。新果及异鲑,无不相待

张籍因其乐府诗歌关注现实生活、言语明白晓畅的风格近于白尝。到今三十年,曾不少异更。公文为时师,我亦有微声。而后之学

居易的讽喻诗,因而一般被归于元白诗派,历代诗评家谈到唐人乐者,或号为韩张。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知:其一,张籍在与韩、孟

[2]487

府,常以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并举。张戒《岁寒堂诗话》说:诗酒唱和、切磋诗艺之前,已是“学诗为众体”,有了自己的创作面貌,

“元白张籍王建乐府,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然其词浅近,其气卑但尚未知名,后因韩愈称赏,才“名因天下闻”;其二,韩愈荐举张籍参

弱。”“张司业诗,与元白一律,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但白才多而加科考并及第;其三,韩、张在生活、文学创作中相处甚密,“事事相酌

[1]450

意切,张思深而语精,元体轻而词躁。”尽管他们的诗作各具特色,量”、“为文先见草”,相互间定然有影响。张籍认为在开始阶段时自己

[1]450

但这些评论在总体上还是把他们看做一个流派的。另一方面值得注的诗名从属于韩愈,但后来并称为“韩张”,诗名有所提高。

意的是,历来论者也常把张籍归入韩孟诗派,如《新唐书》将孟郊、张张籍与韩愈二人终身牢不可破的友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

籍、皇甫提、贾岛、刘叉传附于《韩愈传》;梅尧臣《依韵和永叔澄心堂先,张籍与韩愈的交往表现出一种师友关系。经孟郊介绍,张籍与韩

纸答刘原甫》“退之昔负天下才,扫掩众说犹除埃。张籍卢仝斗新怪,愈在德宗贞元十三年(797)相识,从此便开始了长达28年的亲密关

最称东野为奇瑰”,显然将张籍与卢仝、孟郊并列于韩愈一派。所以,系,且终其一生交情都不曾改变。结识之后,韩愈对张籍的才学和品

考察张籍与韩愈、白居易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韩孟、元行非常欣赏,于是留张籍在他的城西馆读书,准备参加考试。贞元十四

白两大诗派的创作状况以及两个诗派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对于确年(798)秋,汴州举进士,韩愈为考官,张籍应试得了第一,被推荐参加

定张籍归属于哪个诗派也会有所启示。全国的进士考试。贞元十五(799)年春二月,张籍在长安中了进士,开

一、张籍与韩愈之间的交往始了到处谋官的生涯。由此可见,在科举考试上,张籍得到了韩愈的鼎

对于张籍与韩愈二人一生的交游,张籍《祭退之》一诗对他们的力支持和帮助。其次,张籍在仕宦生涯中之所以能有所成就和韩愈的

相识、相交过程有中有深情的追忆、明确的记载:籍在江湖间,独以四处举荐是分不开的。《旧唐书·韩愈传》载:“小时与洛阳人孟郊,本

道自将。学诗为众体,久乃溢笈囊。略无相知人,黯如雾中行。北游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

偶逢公,盛语相称明。名因天下闻,传者入歌声。公领试士司,首荐到科第,荣于禄位。后虽通贵,每退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