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黄继光》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doc
文件大小:26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3-07
总字数:约1.63千字
文档摘要

《23.黄继光》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一)出示单元语文主题:

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2.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二)复习提示:完成填空(课本P107第一题)

黄继光在____________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的英雄事迹。

品读课文,感悟英雄形象

(一)默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黄继光英雄气概的词句来品味,并在课本上写批注。(课本P107第2题)

学习提示:

1.用横线画出描写黄继光语言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黄继光动作的句子。

2.自主学习

3.小组交流

(二)学生展示汇报

(三)师生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1.点拨:此句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方法表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和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心。

2.指导朗读。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1.点拨:此句运用了动作描写,“站”“举起”写出黄继光的在身负重伤、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的情况下,英勇无畏站起来坚持完成任务的英雄气概。

2.指导朗读,动作的词读重些,读出惊叹敬佩的语气。

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像喷射着的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点拨:“站、张开、猛扑堵住”这一连续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黄继光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师:在枪林弹雨中,黄继光拖着受了重伤的身体,顽强地站起来了!在没有任何武器的情况下,他用自己宽阔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罪恶的枪口!同学们,那不是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没有感觉的铁板呀!那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难道他不珍视生命吗?是什么力量让他置生命于不顾?

生答:是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国际主义精神,他英勇顽强的形象,闪耀着灿烂光辉。

2.师指导朗读,重读描写黄继光动作的“站、张开、猛扑、堵住”等词。

3.合作朗读。

师: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

生: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4.仿写练习,连续的动作描写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品质,请你仿照课文写法用一连续的动作描写表现一个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生说,师生点评。

5.你认为黄继光是一个怎样的英雄人物?用四字词语说一说。(自主学习第2题)

拓展延伸

1.同学们,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黄继光这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英雄,我们的祖国才会日益强大。这种精神不仅仅存在于战场上,也存在于科学界。在那些热爱祖国、积极投身祖国科研事业的科学家们,同样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质!

请打开课本,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读一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2.总结学法。

自读课文→圈画出相关语句→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到的人物精神品质→有感情地朗读。

3.生自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讨论交流感悟。

(1)两篇课文的相同点是什么?

都表现了主人公崇高品德爱国主义精神

(2)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黄继光》通过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祖国,我回来了》通过钱学森决定回国及深受迫害不屈服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师总结:

同学们,黄继光、钱学森两位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令人感动,令人敬佩。虽然英雄已经逝去,但是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表现出的英勇顽强的精神永不消逝,他们的名字已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之中,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5.推荐课外书:《闪闪的红星》、《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