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七下语文《骆驼祥子》69道简答题
1.祥子是一个善良、积极、乐观、勇于拼搏、怀揣美好梦想的青年。通过阅读本章,说说祥子身上还有什么品质?
从祥子拉车不好意思讲价,有时候直接说:“坐上吧,瞧着给。”可以看出祥子是个质朴、诚实的人;从祥子为了攒钱买车生病了也舍不得买药,自己硬扛着可以看出祥子的勤俭、能吃苦;从祥子买车后想到“头一个买卖绝不能是个女的”,也说明了祥子的封建迷信。
2.祥子的未来会因为拥有了一辆自己的车而变得更好吗?
本章结尾写到“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并非例外”,为后文祥子的堕落埋下伏笔。并且在封建旧社会的大背景下,祥子作为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很难因为拥有一辆车而好起来。
3.祥子为什么把买车的日子定为自己的生日?请谈谈你的看法。
①这一天既是人的也是车的生日,好记,而且具有纪念意义。②表明祥子对车的看重与珍爱,有了新车就表示自己新生活的开始,车子不仅是营生的工具,更是自己的未来,是自己的另一生命。
4.在兵营里祥子经历了哪些苦难?
①祥子的衣服鞋帽,洋车,甚至于系腰的布带都被抢了去,只留给他一身伤和满脚的疱。②在军营为大兵们做苦力——要为他们搬运物品,挑水烧火喂牲口。
5.在打算逃走时,祥子为什么不顾危险要拉上那几匹骆驼?
①祥子认为骆驼和他同为“俘虏”,好像必须有些同情。②祥子的车丢了,骆驼能够换来点儿钱弥补损失,让他更快攒够钱买上新车。
6.我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是怎么看待祥子对战事漠不关心的态度的?
祥子作为底层劳动人民,他一心只想要多攒点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通过劳动来过上美好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无暇也无力去关心战事。
7.三匹骆驼的命运与祥子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祥子最后是如何处理这些骆驼的?
祥子逃走时把三匹骆驼拉走了,路过村庄,以35元大洋的价格把骆驼卖给了一个老者。
8.你能说说祥子的一句“凭什么?”包含了哪些情感吗?
包含了辛苦攒钱买来的车子被大兵们轻易抢去的愤怒,但自己又无能为力,无法与命运抗争的难过与不甘。
9.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请你从本章中找出一处举例说明。
本章中描写天亮时景色的环境描写很典型,作者着力从色彩角度展现景物,天空的色彩从灰到灰紫到蓝色,太阳从微红到深红到金色,田野、树、草由暗绿到翠绿,整幅画面色彩由暗到明,暗淡之色是祥子车子被抢的绝望,明亮之色是祥子想到骆驼能卖钱换车时重新燃起的希望。一切景语皆情语。日出的过程是祥子找到希望的过程,重获自由和希望的祥子感受到自然的暖意,连身上那污浊的衣衫都不能阻挡他想欢呼的心情。
10.祥子变成“骆驼祥子”,中间发生了什么?
祥子在海甸一家小店躺着的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被人家听了去。等祥子清醒过来,他已经是“骆驼祥子”了。
11.前后照应是小说常见的写法,细读本章,请找出一处与前文情节相照应的地方。
前文讲过祥子是一个身量力气都很好的人,即使生了病也是自己硬抗,体现出祥子的倔强、勤俭。与本章中即使觉得软弱疲乏,祥子也绝不坐车,坚持走回城里相照应。
12.祥子初步计划如何处理卖骆驼所得的三十五块大洋?
祥子原本打算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全攒着用来买车。但为了体面进城,还是花了两块八毛钱剃了头、置办了一身干净的衣裳。最后把剩下的三十块交给了刘四爷帮忙保存。
13.刘四爷为何会优待祥子?从中可看出祥子的什么性格?
①祥子在车厂里很勤劳,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祥子自己就去干了,而且干得高高兴兴,只要祥子在这里,院子和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并且祥子的勤劳也没有一点卖好讨俏的意思。可以看出祥子是一个踏实勤劳、真诚的人。②虎妞也因为祥子不同于其他车夫的野蛮而喜欢祥子,可以看出祥子沉默、老实的性格。
14.祥子自从车丢后,一心只想再次买上车,他心里是如何打算的?
①花钱节省:就算烟酒对他再有诱惑力,也坚决不动它们,必须能剩一个就多剩一个;就算再需要十个子儿配上两包白糖的茶叶,祥子也还是舍不得,最后只喝一个子儿一包的碎末。②拼命挣钱:没有包月就拉整天,有时拉一天一夜,非拉过一定的钱数不收车;开始抢别人的买卖,像只饿疯的野兽一样抢着拉车。
15.刘四爷为什么“也有点看不上祥子”呢?
①祥子的拼命、早出晚归不利于他的车,若是人人都像祥子这样死啃,一辆车至少也得早坏半年。②祥子只顾死奔,就没有时间来帮忙擦车了。
16.祥子去了谁家里干包月?东家对他如何?
祥子去杨宅拉上了包月。东家对他很不好:头一天送完孩子们上学,送杨先生去衙门,送太太们买菜逛市场访友,又接孩子们放学,中间连午饭都顾不上吃;除了拉车还要干诸如扫地、哄孩子的杂活,还要经常挨骂;住的地方也不好:与张妈睡一间有隔板的房子,空间窄小、又臭又潮。
17.在西安门,祥子碰到了谁?他的命运又将发生怎样的转变?
祥子遇到了老主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