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文件大小:17.7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2-07
总字数:约4.02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我们将对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名著《艾青诗选》进行导读,通过解读艾青的诗歌,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感受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艾青诗选》,提升学生对现代诗歌语言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能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通过诗歌感受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

3.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艾青诗歌中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诗歌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鼓励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尝试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通过分析《艾青诗选》中的诗歌,如《我爱这土地》、《北方》等,让学生把握艾青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土地、人民的深情。

-举例:在讲解《我爱这土地》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所蕴含的情感力量。

-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学习艾青如何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举例:在解读《北方》时,强调“土地”和“河流”等自然元素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如何承载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

-领悟诗歌的深层含义:艾青的诗歌往往包含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

-举例:在分析《我爱这土地》中“土地”的象征意义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土地”为何能代表祖国和人民的苦难与希望。

-感受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这种独特的诗歌风格。

-举例:在讲解《我爱这土地》的朗读技巧时,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如何通过朗读来体现诗歌的音乐性。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先由教师简要介绍艾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然后引导学生针对诗歌内容进行深入讨论。

2.设计诗歌朗读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情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诗人的情感变化。

3.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艾青诗歌朗诵视频和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历史理解。

4.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模仿艾青的诗歌风格,创作自己的诗歌,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表达。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现代诗歌知识,如:“同学们,之前我们学过哪些现代诗人的作品?他们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简要介绍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艾青的诗歌,艾青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2.诗歌朗读与感知

-教师播放《艾青诗选》中的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邀请学生自愿朗读《我爱这土地》和《北方》两首诗歌,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朗读时的感受,如:“你在朗读这首诗时,感受到了哪些情感?”

3.诗歌内容分析

-教师针对《我爱这土地》和《北方》两首诗歌进行逐句解读,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象征和隐喻。

-教师提问:“在《我爱这土地》中,艾青是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诗歌中的‘土地’和‘河流’分别象征着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总结并给出答案。

4.诗歌情感体验

-教师邀请学生扮演诗人艾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歌中的情感。

-学生分角色扮演,一位学生扮演诗人,其他学生扮演诗歌中的意象,如“土地”、“河流”等,共同演绎诗歌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扮演时的感受,如:“你在扮演这个角色时,有什么新的发现和理解?”

5.创意写作

-教师鼓励学生模仿艾青的诗歌风格,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进行交流和评价。

6.总结与拓展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艾青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土地、人民的深情。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艾青诗歌,进行深入解读,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拓展:介绍其他现代诗人的作品,如郭沫若、戴望舒等,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

7.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