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单元名著自主阅读推荐《唐诗三百首》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文件大小:23.3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1-28
总字数:约3.91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单元名著自主阅读推荐《唐诗三百首》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唐诗三百首》是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名著自主阅读推荐篇目。本单元以“古代诗歌”为主题,旨在通过阅读经典诗歌,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唐代众多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涵盖了山水田园、边塞风情、咏史抒怀等多个题材,既体现了唐诗的艺术特色,也展现了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教材内容紧密关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唐诗三百首》,学生将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对古代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提升艺术素养;同时,通过阅读和解析诗歌,学生能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技能。这些目标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新课程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唐诗三百首》中诗歌的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

难点:深入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运用及诗人情感的表达。

解决办法:

1.对于诗歌内容理解,通过背景介绍、时代背景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对诗歌情境的感知。

2.利用诗歌注释和解读,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诗人情感。

3.对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的分析,采用案例分析、比较阅读等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不同诗歌的韵味和技巧。

4.鼓励学生通过朗读、背诵、仿写等方式,增强对诗歌语言和节奏的感知能力。

5.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6.设计相关的写作和口头表达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诗歌背景、作者生平,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诗歌主题、意象等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3.案例分析法:选取经典诗篇,分析其艺术特色,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使用PPT展示诗歌图像、作者介绍,增强直观感受。

2.教学软件:利用互动教学软件,进行诗歌朗读、背诵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展阅读视野,丰富学习内容。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唐诗三百首》预习资料,包括诗人介绍、诗歌背景等,要求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信息。

设计预习问题:如“《静夜思》中李白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情感。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跟踪学生预习情况,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自主阅读《静夜思》等诗歌,理解其情感表达。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平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提高预习效果。

作用与目的:

为学生课堂学习打下基础,理解诗歌情感。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唐代历史背景介绍,引出《唐诗三百首》的学习。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诗歌的意象、对仗、韵律等知识点。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诗歌仿写活动,让学生尝试创作,加深理解。

解答疑问: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参与诗歌仿写,实践所学知识。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疑问,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通过仿写活动,提升创作能力。

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

强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提升审美鉴赏水平。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诗歌分析作业,如分析《登高》中的意象运用。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相关唐诗学习的网站和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具体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完成诗歌分析作业,加深理解。

拓展学习:利用提供的资源,进行深入学习。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通过反思,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用与目的:

巩固课堂所学,拓展知识视野,提升自我反思和改进的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通过对《唐诗三百首》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