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原著,了解作品背景,品味人物形象,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通过分析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培养批判性思维;增强文化自信,认识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提高合作学习与探究能力,在讨论中形成个人见解,增强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分析《水浒传》中的经典情节,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
难点:
1.深入理解《水浒传》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2.将古典文学与现代阅读习惯相结合,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解决办法:
1.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如性格、行为、心理等。
2.设计情节分析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节复述等方式,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示原著中的插图和场景,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作品。
4.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比较,探讨古典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水浒传》原著选段、人物形象分析图表、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3.多媒体资源:搜集《水浒传》相关视频片段、插图和动画,用于课堂展示和分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黑板或白板,以便展示讨论结果和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的是哪部古典名著?(学生回答:《水浒传》)
2.老师讲解:《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书中讲述了宋江、李逵等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梁山泊,反抗腐败统治的故事。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部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二、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人物形象分析
a.老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水浒传》中哪位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b.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同学们提到了武松、林冲、宋江等人物,下面我们就以宋江为例,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c.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宋江的形象,包括他的忠诚、义气、智慧、狡猾等,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2.经典情节分析
a.老师提问:在《水浒传》中,有哪些情节让你记忆深刻?
b.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同学们提到了“智取生辰纲”、“江州劫法场”等情节,下面我们就以“智取生辰纲”为例,分析这个情节的艺术特色。
c.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探讨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的巧妙之处。
3.作品主题探讨
a.老师提问:《水浒传》这部小说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b.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同学们提到了反抗腐败、追求正义等主题,下面我们来深入探讨这部小说的主题。
c.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成因,探讨小说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三、分组讨论与分享
1.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水浒传》中的人物进行分析。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收集相关资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经历等。
3.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浒传》中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作品主题的重要性。
2.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水浒传》,深入了解这部古典名著。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水浒传》中人物形象或情节的短文。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介绍。
-《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的绰号及其来历。
-与《水浒传》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宋朝的腐败现象、农民起义等。
-《水浒传》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评价。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以《水浒传》为代表的历史演义小说。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水浒传》原著,特别是那些在课堂上未能深入探讨的章节。
-学生可以制作《水浒传》人物卡片,记录每个角色的主要特征和故事。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图书馆,了解《水浒传》相关的历史文物和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