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文件大小:22.7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1-25
总字数:约3.6千字
文档摘要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艾青的诗歌,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设计思路如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艾青的诗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魅力,引发学生对艾青诗歌的好奇心。

2.简介艾青及其诗歌特点:介绍艾青的生平、创作背景和诗歌特点,为深入解读诗歌打下基础。

3.精读诗歌,品味意蕴: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精读,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表现手法,体会诗歌的内涵。

4.比较阅读,拓展思维:将艾青的诗歌与其他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5.总结提升,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艾青诗选》,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表达思想的能力,培养其品味诗歌语言、感知诗歌节奏和韵律的敏感性。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发展批判性思维,提升逻辑推理和审美鉴赏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艾青的诗歌,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诗歌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能够在欣赏艾青诗歌的基础上,尝试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艾青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掌握艾青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象运用。

难点:

1.深入解读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和艺术特色。

解决办法:

1.对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理解,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感悟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探讨诗歌内涵,教师适时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抓住诗歌的主旨。

2.对象征手法和意象的掌握,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同时结合诗歌创作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艾青的创作意图。

3.针对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采用案例分析和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诗歌中寻找并解读隐喻,通过对比不同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4.对诗歌的情感变化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通过分角色朗读、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的情感,教师通过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艾青诗歌的艺术魅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介绍艾青的生平和诗歌背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学常识。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促进思维碰撞。

3.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诗人创作场景,体验诗歌创作过程。

4.利用案例研究,深入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示艾青诗歌的相关影像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6.安排项目导向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艾青诗歌的主题,制作诗歌解读报告。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关于艾青诗歌风格和生平的预习资料,要求学生了解艾青的创作背景。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艾青的诗歌反映了哪些社会现实?”和“你从艾青的诗歌中感受到了哪些情感?”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反馈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艾青诗选》中的精选篇目,初步了解艾青的诗歌风格。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在线平台,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朗诵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来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艾青诗歌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讲解艾青诗歌中的象征和隐喻手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艺术效果。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艾青诗歌中的意象,每组选取一首诗歌进行解读,分享给全班。

解答疑问: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对艾青诗歌的艺术手法进行思考。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对诗歌意象进行深入解读。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交流。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选取一首艾青的诗歌,分析其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相关的文学评论和艾青诗歌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