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恒常性与绘画用色研究
ColorConstancyandtheColorUsageinPaintings
i
摘要
色彩恒常性是人类色彩视觉中相当重要的属性之一,它有助于我们适应各种多变的环境,人们对于这种属性常常察而不觉。长久以来色彩恒常性的发生也常常反应在绘画的用色上,直到印象派才有所改变。这是很有趣的现象。
本研究希望透过以计算机模拟绘画过程的实验来了解色彩恒常性对于绘画用色的影响及它如何影响画家选用色彩。并希望能发展出一套有效的训练方法,使人们可以了解色彩恒常性的发生,此外也能了解感官给予我们的限制。藉此启发更多的创造力。
实验的方式是让受测者在有窥孔及无窥孔的情况下进行调色,以了解在两种情况下,受测者对色彩的认知有无差异。结果显示,在有窥孔的情况下,受测者的调色表现较接近实验时的刺激,并且也较为稳定。
关键字:色彩视觉、色彩恒常性、窥孔、绘画用色
iv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志谢 iii
目录 iv
图目录 vi
表目录 vii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动机 1
1.2研究目的 3
1.3研究限制 3
1.4研究架构 4
第二章文献探讨 5
2.1光 5
2.1.2可见光 6
2.1.3色彩模型 6
RGB计算机色彩标示法 7
HSB计算机色彩标示法 8
CIELab色彩模型 9
色彩差异(colordifference) 9
2.2知觉(Perception) 10
2.2.1视觉系统 10
2.2.2色彩视觉 11
2.2.3色彩恒常性(colorconstancy) 12
蒙德里安色板实验 12
表面色(surfacecolor)与窥孔色(aperturecolor) 13
影响色彩恒常性的因素 14
色彩恒常性所导致的固有色观念 15
v
2.3绘画 15
2.3.1绘画中的色彩恒常性 16
印象派之前的绘画 16
印象派及其后的绘画 20
儿童绘画 21
第三章实验 24
3.1实验设计 24
3.1.1实验变项 24
3.1.2实验对象 24
3.1.3实验刺激 24
3.1.4实验流程 25
3.1.5实验环境及设备 26
3.2实验说明 27
3.3实验结果 31
3.3.1情况A 31
3.2.2情况B 33
第四章综合讨论 35
4.1实验结果总览 35
4.1.1依照色块分类比较结果 35
4.1.2两组实验比较结果 37
4.2实验结果与应用 38
4.3后续研究与建议 40
第五章附录 41
5.1转换公式 41
5.2色差计算公式DeltaE(CIE2000) 42
参考文献 43
vi
图目录
图2.1 5
图2.1.2 6
图 7
图 8
图 13
图 18
图 18
图 18
图 19
图 19
图 22
图 22
图 23
图 23
图0 23
照片3.1.5 26
图3.2.1 27
图3.2.2 27
图3.2.5 28
图3.2.6 29
图3.2.3 29
图3.2.4 30
图4.1.1 37
vii
表目录
表 9
表3.2.1 31
表3.2.2 32
表3.2.3 33
表3.2.4 34
表4.1.1 35
表4.1.2 36
1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动机
绘画长久以来被视为一种神奇的能力,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大部份的人生来都具备可以看懂这个世界的视觉能力,但是用手把眼中所理解的世界画在纸上却似乎又是另一回事,具有绘画天分的人比一般人多了什么能力、以至于他们画笔下的世界如此栩栩如生呢?贝蒂.爱得华博士,在她的著作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中提到「画得好」,前提是「看得好」(Edwards,1999/2004),。仔细观察被描绘的物体是绘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所有以人类官能所接受的外界信息,如视觉影像,其实都经过了感官的重新取样以及大脑的运算处理,我们知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