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剧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摘要
邕剧起源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邕剧作为古邕州地区人民大众的智慧结
晶,是多地域文化交流与多民族交往的典型代表艺术形式。从中华文
化认同视角来看,邕剧不仅加深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促
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具体
的实例。研究通过田野调查资料,梳理了南宁地区多民族聚居格局形
成的历史原因以及对艺术文化的影响,概述了邕剧不同时期的发展。
从邕剧剧目、艺人、观众三个维度分别展开论述。在剧目维度,剧目
作为邕剧的核心,剧目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具体表现为传统剧目蕴含
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现代剧目体现了中华文化时代精神;在艺人维
度,艺人作为邕剧的呈现者,对中华文化认同体现在艺人身份感到文
化归属感再到传承责任感的心理转变过程中,同时艺人的中华文化认
同对邕剧传承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观众维度,观众作为邕剧的接
受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经历了从理解到接受再到趋同的三个建构阶
段,观众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呈现体现在认知、心理、行动三个层面。
研究最后梳理了邕剧发展与中华文化认同二者间的互构关系,即中华
文化认同为邕剧提供了文化内涵,助力了邕剧保护发展。邕剧发展拓
宽了中华文化认同传播路径、塑造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以及邕剧的
发展如何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归属感、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淡化民族边界,助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邕剧;中华文化认同;传承发展
I
目录
摘要Ⅰ
ABSTRACTII
绪论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2
二、研究综述3
(一)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3
(二)关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4
(三)关于邕剧的相关研究7
(四)简要评述10
三、概念厘定11
(一)文化认同11
(二)中华文化认同12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12
(一)研究思路12
(二)研究方法13
五、田野点概述13
(一)南宁市新会书院13
(二)南宁市邕剧团14
第一章南宁的多民族聚居背景与邕剧发展概述16
第一节南宁的多民族聚居背景16
一、多民族聚居格局形成的历史原因16
二、多民族聚居格局对艺术文化的影响20
第二节邕剧发展概述21
一、邕剧的兴起22
二、邕剧不同时期的发展25
第二章邕剧剧目的中华文化认同30
第一节邕剧传统剧目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30
一、热爱国家的精神观34
二、忠义善的价值观36
三、恩孝爱的伦理观39
第二节邕剧现代剧目的中华文化时代精神42
一、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43
二、英勇奋斗的抗疫精神43
三、久久为功的乡村振兴精神44
第三章邕剧艺人的中华文化认同形成与影响46
第一节不同时期邕剧艺人身份变化46
一、戏子:旧时代的卑微46
二、文艺工作者:端上了“铁饭碗”47
三、非遗传承人:文化传承的艺术家48
第二节邕剧艺人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过程48
一、艺人身份感的形成48
二、文化归属感的形成50
三、传承责任感的形成51
第三节邕剧艺人中华文化认同对邕剧传承发展的影响54
一、促进创新,与时俱进54
二、坚守传统,彰显特色54
三、立足当下,扩大影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