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解剖学
第一篇
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导论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其结构虽然复杂,但它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律,都是由许
多细胞构成的,各种细胞又彼此分工完成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可见,细胞是人体形态结
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由于细胞的来源和功能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所变化。其
中,来源相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借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组织,如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由几种组织结合起来构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器
官,例如心、肺、肝、肾、胃和肠等;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关联的许多器官相互配合,共
同负责某种特定的生理功能,称为系统,例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
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最后由上述九大系统组成
整个人体。人体组成如图1所示。
细胞+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因此,了解人类生命活动规律,必须从认识细胞开始。
第一章细胞与细胞间质
第一节细胞
细胞是由原生质团块和包在它外面的薄膜(即细胞膜)构成的(见图1-1)。原生质是由水、蛋白质、脂类、无机盐、核酸、糖类、酶、激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组成的最原始的生命物质。细胞是人体组成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它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产物。它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等生命特征。
一
细胞的大小与形态
人体内细胞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有球状、多面体、扁平状、柱状、星形等(见图1-2)。这些形态不同的细胞由于在人体内所处的位置、生活环境和所负责的生理功能不同,一般都与它们所处的环境和功能相适应,故其大小不等。例如,肌肉细胞细而长;神经细胞具有长短不一的很多突起等。人体中最小的小脑颗粒细胞直径仅4μm(1μm=1/1000mm);卵细胞直径达140μm。人体内的细胞一般都很小,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二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虽然细胞的大小、形状和生理功能各有差异,但细胞的结构大体相同,一般都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的。
(一)
细胞膜
1.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是细胞表面的一层特化的薄膜,又称质膜。细胞膜厚度为7~10nm,在光镜下很难分辨,但在电镜下可观察到三层,中层明亮,密度较小;内、外两层较暗,密度较大,我们把这种两暗一明的结构称为三板层结构(见图1-3)。三板层样的膜状结构不仅存在于细胞膜,还广泛存在于细胞内(各种细胞器膜),形成细胞内膜系统。细胞膜及细胞内膜系统,统称为生物膜;构成生物膜的三板层结构称为单位膜。
(一)
细胞膜
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以脂类、蛋白质和糖类为主。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见图1-4)显示,脂类常排列成双分子层;蛋白质通过非共价键与其结合,构成膜的主体;糖类通过共价键与膜的某些脂类或蛋白质结合,组成糖脂或糖蛋白。生物膜上的脂类统称为膜脂。膜脂以磷脂和胆固醇为主,也含有糖脂。膜脂均为兼性分子,包括一个亲水极的头部和两个疏水极的尾部。在水溶液中膜脂能自动形成双分子层结构,使疏水的尾部埋在里面,即膜的中央,亲水的头部露在外面,朝向膜的内外表面。在电镜标本制备过程中,膜脂的亲水极呈电子致密状;疏水极呈电子透明态,于是膜脂双层在电镜下表现为三层结构。
1.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的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液晶态;②膜内、外物质分子分布不对称(不对称性);③脂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的可运动性(流动性);④膜上蛋白质与物质结合时的选择性(特异性)。
2.
细胞膜的功能
属于界面膜,能保持细胞的完整性,使细胞与外界环境隔离。
(2)具有选择的通透性,控制离子和分子的出入,实现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主动运输),维持细胞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稳定,保持新陈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
(3)具有调节作用。细胞膜中的嵌入蛋白质可与某些化学物质结合,如与激素、神经递质或某些药物结合后,可引起细胞相应的生理功能变化,以控制和调节细胞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二)
细胞质
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由原生质特化而成,包括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三部分。
1.基质
基质又称细胞液,是细胞质中均质而半透明的胶体部分,充填于其他有形结构之间。细胞质基质的化学组成可按其分子量大小分为三类,即小分子、中等分子和大分子。小分子包括水、无机离子;中等分子包括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等;大分子则包括多糖、蛋白质、脂蛋白和RNA等。细胞质基质是维持细胞器所需的外环境,同时也是进行某些生化活动的场所。
06
细胞质
2.细胞器
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的结构(见图1-5),其细胞中主要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等各种细胞器,这些细胞器都处于不断运动和更新的动态中。
(二)
细胞质
线粒体
(1)线粒体结构。
①在光镜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