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6讲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文件大小:6.33 MB
总页数:37 页
更新时间:2025-03-10
总字数:约8.07千字
文档摘要

第16讲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教材融合纲要上纲要下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阶段特征:解放战争(1946—1949年)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1.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而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2.主要矛盾转变为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广大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3.解放战争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1.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经济面临崩溃;2.三座大山的压迫以及战争的破坏,使民族工业日益萎缩;3.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经济基础。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2.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准备。总特征: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考情考向考情分析全国卷地方卷2023全国新课标卷·解放区土地改革2021全国乙卷·中共历次会议、解放区的土地改革2020全国Ⅰ卷·七届二中全会2020全国Ⅲ卷·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2019全国Ⅱ卷·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为工作重心转移的准备措施2024·黑吉辽高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024·江苏高考·从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2024·浙江高考·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2023广东卷·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复兴任务2022湖南卷·新民主主义政策2022北京卷·重庆政治协商会议2022广东卷·内战爆发2021广东卷·重庆谈判2021山东卷·新民主主义革命2021河北卷·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

考向分析:1.解放战争的背景与进程;2.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胜利的原因。考查全面内战爆发的背景,复习时关注国共两党对争取和平民主的不同措施,多加重视。

一、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45.8--46.6)1.抗战结束后,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重庆谈判(1945.8—10月):毛泽东为争取和平,揭穿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赴重庆谈判,双方签订《双十协定》,表明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方针。(1)评价:①表明了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反映了民众的要求,赢得了民心②揭露了美蒋的阴谋,中共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③有力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④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不足)。

3.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重庆):确认和平建国的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各党派平等合作的和平建国途径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体现了各党派平等协商的精神,但政协协议很快被撕毁。

1945.81945.10.10蒋介石3次电邀毛泽东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但关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性未达成协议。和平似乎是可行的……1946.1.101946.31946.6重庆政协召开内容: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和平好像更近了一步……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定协议“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2021·广东高考·9)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C

(2018·北京高考·18)图8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B.《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C.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D.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

D

1946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项目共产党方面国民党方面兵力120万人430万人地区面积228.58万平方公里731.172万平方公里装备情况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外国的接济接受美国大量武器、飞机、军舰和8亿多美元的物资人口13606.7万人33893.3万人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二、解放战争:(一)全面内战爆发:1946.6,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二、解放战争:(一)全面内战爆发:1946.6,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二)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1.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共产党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