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二战德军军衔及术语.docx
文件大小:37.27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2-12
总字数:约1.12千字
文档摘要

二战德军军衔及术语

一、德军军衔体系概述

1.元帅级:这是军衔中的最高级别,通常授予那些在战争中表现卓越的高级将领。例如,陆军元帅(Feldmarschall)是陆军中的顶级军衔。

2.将官级:包括大将(Generaloberst)、兵种上将(GeneralderInfanterie等)、中将(Generalleutnant)和少将(Generalmajor)。其中,兵种上将的设置体现了德军对兵种的重视,例如步兵上将(GeneralderInfanterie)仅负责步兵部队。

3.校官级:包括上校(Oberst)、中校(Oberstleutnant)和少校(Major)。

4.尉官级:包括上尉(Hauptmann)、中尉(Oberleutnant)和少尉(Leutnant)。

5.士官级:包括军士长(Stabsfeldwebel)、上士(Oberfeldwebel)等。

6.士兵级:包括上等兵(Obergefreiter)、列兵(Gefreiter)等。

德国空军还特别为赫尔曼·戈林设置了“帝国元帅”(Reichsmarschall)这一军衔,这是空军军衔中的最高级别。

二、士兵及士官的军衔划分

士兵和士官是德军军衔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其军衔划分同样复杂且具有层级性。例如,士兵级包括列兵(Gefreiter)和上等兵(Obergefreiter),而士官级则包括军士长(Stabsfeldwebel)和上士(Oberfeldwebel)。这些军衔不仅反映了士兵的职责和能力,也体现了德军对基层士兵的重视。

三、党卫队军衔的特殊性

党卫队(SS)作为纳粹德国的精锐部队,其军衔体系与国防军有所不同。党卫队的军衔更多以职务名称体现等级,而非传统的军衔称谓。例如,党卫队的士兵分为代理三级小队副、突击队员、组长等,这些职务名称同时承担了军衔的功能。

四、术语解析

1.Abteilung(Abt):分遣队,通常指营级部队,也可作为“营”的代名词。

2.Adjutant:副官,负责协助指挥官处理日常事务。

3.Befehlshaber:司令,特指集团军级或集群级指挥官。

4.Bergepanzer:装甲抢修车,用于战场上的坦克维修。

5.Dienstgrad:级别、军衔,用于区分军人的职责和地位。

6.Einheit(Einh):部队,通常指一个作战单位,涵盖从连到师的各级编制。

五、军衔与术语的文化背景

德军军衔及术语的复杂性反映了纳粹德国时期对军队等级制度的重视。这种严格的等级划分不仅体现了军人的职责分工,也强化了军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术语的严谨性也展示了德国人对军事事务的认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