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讲述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帮助学生理解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掌握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中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国际视野,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理解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分析冷战对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
3.增强学生的历史价值观,认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念。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有初步的认识。在知识方面,学生已学习过世界史的基本框架,能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但在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和背景方面尚显不足。在能力上,学生具备基本的资料搜集和整理能力,但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还需进一步培养。
在素质方面,学生对历史学科有较高的兴趣,愿意探索历史背后的深层含义,但往往缺乏持久的学习动力和深入研究的习惯。行为习惯上,学生习惯于通过记忆来学习历史,而较少运用分析、综合等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学习。
对于本课程,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有利于课程的学习,但学习习惯和能力的不足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冷战与国际格局演变深入理解的达成。因此,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记忆型学习转向理解型和批判型学习,以提升他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保证每位学生配备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收集冷战时期的地图、历史照片和相关视频片段,以增强课堂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确保教学资源的顺利展示。
4.教室布置:根据课程需要,合理布置教室,预留讨论区域,以便学生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那么在二战结束后,世界又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请大家打开教材,翻到第18课。
2.复习回顾
-(教师)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请问同学们,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哪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协定?
-(学生)回顾并回答: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联合国成立等。
3.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教师)好的,下面我们开始探究本节课的主旨内容。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冷战的背景。请大家阅读教材第18课第一部分,了解冷战的起因。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冷战起因。
-(教师)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冷战起因的相关内容。
-(学生)分享冷战起因。
4.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请大家阅读教材第18课第二部分,了解冷战对峙局面的具体表现。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冷战对峙局面。
-(教师)请一位同学概括冷战对峙局面的具体表现。
-(学生)概括冷战对峙局面。
5.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师)现在,我们来探讨冷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请大家阅读教材第18课第三部分,分析冷战对国际格局的演变。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冷战对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师)请一位同学谈谈冷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学生)谈论冷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6.中国在冷战时期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在冷战时期的地位与作用。请大家阅读教材第18课第四部分,了解中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角色。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地位与作用。
-(教师)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中国在冷战时期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分享中国地位与作用。
7.课堂讨论
-(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课堂讨论。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冷战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8.总结提升
-(教师)经过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冷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接下来,我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冷战起源于二战结束后美苏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对峙,对国际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生)倾听总结,加深理解。
9.课后作业布置
-(教师)最后,布置一下课后作业。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冷战与国际格局演变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学生)接受作业任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