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二)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目标:
(1)掌握战场医疗救护的相关知识
(2)掌握核生化防护的相关知识
(3)能够正确进行战场医疗救护和核生化防护
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1)掌握救护的基本操作,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
(2)掌握核化生武器的基本防护措施,在遭遇核生化袭击时能正确进行防护
教学重点:战场医疗救护,核生化防护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战场医疗救护和核生化防护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提前预习要讲
课前任务的知识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教师】使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提出问题:
互动导入为什么要学习救护知识?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战场医疗救护和核生化防护的相关知识
第二节战场医疗救护
一、救护基本知识
(一)战伤救护原则
传授新知战伤救护,是在战斗现场对负伤人员实施的急救、隐蔽、集中和搬运等救护措施的总称。大学生军训应结
合卫生知识教育,广泛开展战伤救护知识和技术的宣传、学习和训练,以帮助大学生认识战伤救护的重要意义。
战伤救护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先抢后救的原则
应先使伤员脱离火线或危险区,再进行抢救,以免伤员再次受到伤害。
2.全面验伤、科学分类、分级救护的原则
1
对伤员进行验伤、分类,判明伤情,力求准确把握伤类、伤部、伤因、伤势、伤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
措施,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救治效率。同时遵循分级治疗、治送结合的科学原则,加强火线抢救力量,尽量
减少救治阶梯,以便使伤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尽早得到有效的救护。
【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分级治疗”相关知识点
【学生】阅读、思考、理解
3.连续性监护与医疗后送的原则
现代战争中战伤伤情变化快,因此后送途中必须严密监护,实施不间断的治疗。救护措施必须做到前后继
承、相互衔接,并要注意防止遗漏和重复。
4.早期清创、延期缝合的原则
战伤伤口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组织坏死,为防止伤情恶化和感染性休克,必须尽早实施清创手术,
且初次清创后不宜立即缝合。
5.先重后轻,防治结合的原则
按伤势轻重将伤员分为轻、中、重三类,应优先对重伤员进行抢救,尽力挽救他们的生命;同时重视中、
轻度伤员的早期有效救治,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减少伤残率。
6.整体治疗的原则
把局部处理和整体功能调整、外科处理和内科治疗、生理修复和心理康复结合起来,从整体出发,采取综
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使伤员早日康复。
【课堂互动】
【教师】随机挑选学生回答问题
生活中,遇到事故,有人员受伤,应遵循什么救护原则?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