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docx
文件大小:30.84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3-16
总字数:约7.54千字
文档摘要

1

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讲述干将莫邪故事的“三王墓”出自小说集(A)。

A.《搜神记》

B.《博物志》C.《列异传》D.《集异记》

2.李千金是元代杂剧(D)的女主人公。

A.《曲江池》B.《救风尘》C.《潇湘雨》

D.《墙头马上》

3.传奇名作《一捧雪》是著名作家(B)的作品。

A.李渔

B.李玉

C.沈琼

D.吴伟业

4.下列杂剧作品中属于关汉卿的是(A)。

A.《望江亭》

B.《通天台》

C.《中山狼》

D.《陈州粜米》

5.李香君是戏曲作品(C)中的女主人公。

A.《娇红记》

B.《拜月亭》

C.《桃花扇》

D.《鸣凤记》

6.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文言小说的是(C)。

2

A.《西京杂记》

B.《子不语》

C.《古今小说》

D.《阅微草堂笔记》

7.小说《海上花列传》在题材类型上属于(C)。

A.历史演义小说

B.英雄传奇小说

C.世情小说

D.神魔小说

8.著名水浒戏《李逵负荆》的作者是(A)。

A.康进之

B.高文秀C.纪君祥D.尚忠贤

9.传奇名作《南柯记》是(C)的作品。

A.沈

B.李开先

C.汤显祖

D.吕天成

10.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南戏的是(B)。

A.《荆钗记》

B.《中山狼》

C.《张协状元》

D.《琵琶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唐传奇《李娃传》和霍小玉传》的作者分别是和o

白行简、蒋防

12.清代小说家俞万春的小说《》续写水浒传》,作品写陈希真父女领兵荡妖灭寇,将梁山英雄斩尽杀绝。

荡寇志

3

1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小说家创作的带有自传性的作品。

吴跚人

14.戏曲史上第一部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的《》,作品借范蠡、西施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演绎吴越两国的兴亡。

浣纱记

15.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是著名剧作家的代表作,作品借祢衡击鼓骂曹的故事体现了作者狂放不羁的性格和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

徐渭

16.《夷坚志》是宋代作家的作品,是宋代志怪小说中篇幅最多的一部。

洪迈

17.清代传奇《》反映了东林党人和苏州市民反抗阉党魏忠贤的斗争,是戏曲史上第一部“事俱按实”的作品。

清忠谱

18.著名曲家的杂剧《倩女离魂》塑造了张倩女这样一个追求爱情自由的女性形象。

郑光祖

19.严贡生是小说中的人物,作者借他的形象表达了对披着科举功名外衣的乡绅的讽刺。

儒林外史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20.举例说明和前代小说相比,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描写表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参考答案:

话本是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拟话本是明

代文人模拟话本形式创作的小说。与前代小说相比,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描写在多个方面呈现出新特点,以下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爱情基础更重真情实感

前代小说:爱情往往建立在门第、才貌等外在因素上。如《莺莺传》中,张生对崔莺莺的感情,很大程度上源于崔莺莺的美貌和才情,“颜色艳异,光辉动人”,而崔莺莺对张生也是因其“性温茂,美

风容”及才华。

话本、拟话本:更强调男女之间的真情实感。如《碾玉观音》中秀秀和崔宁,他们在相处过程中

4

逐渐产生感情,秀秀勇敢地追求崔宁,主动提出“你记得当时在月台上赏月,把我许你,你兀自拜谢。

你记得也不记得?”这种感情是在日常相处中自然生发,不单纯基于外在条件。

女性形象更具主动性和反抗精神

前代小说:女性在爱情中多处于被动等待状态。像《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虽对爱情忠贞,但

面对被休的命运,更多的是无奈和顺从,只能以死明志。

话本、拟话本:女性往往更加主动地追求爱情,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

杜十娘,她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主动设计从良,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李甲,当发现李甲将她卖给孙富

后,她愤怒地怒沉百宝箱,投江自尽,以死来反抗命运的不公和爱情的背叛,展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和

对爱情的执着。

爱情描写更贴近世俗生活

前代小说:爱情故事常带有神话色彩或发生在贵族阶层,离普通民众生活较远。如《搜神记》中的

《毛衣女》,是人与神怪的爱情,充满奇幻色彩。

话本、拟话本:将爱情故事置于普通市民的生活场景中,更具世俗性。如《卖油郎独占花魁》,卖油郎秦重和花魁娘子莘瑶琴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市井之中。秦重通过辛勤劳动攒钱去见莘瑶琴,莘瑶琴也因秦重的真诚和体贴而心生爱意,这种爱情描写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爱情观念和

生活状态。

对爱情的社会阻碍揭示更深刻

前代小说:虽也有描写爱情受社会因素阻碍,但深度和广度不足。如《长恨歌》主要侧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