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技巧试题汇编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楚庄王问于詹子,曰:“吾欲富民,可乎?”詹子对曰:“王欲富民,则就其田宅而勿变也,无夺其时也,则民富矣。王欲富民,则谨其赋敛,则民富矣。王欲富民,则去其无用之费,则民富矣。王欲富民,则使之学为士大夫,则民富矣。王欲富民,则使农以教其子弟,为士大夫,则民富矣。王欲富民,则使商以教其子弟,为士大夫,则民富矣。王欲富民,则使工以教其子弟,为士大夫,则民富矣。王欲富民,则令为士大夫者,尊其位,重其禄,则民富矣。王欲富民,则使为士大夫者,皆知所以富民,则民富矣。王欲富民,则使为士大夫者,皆知所以富民,而教之,则民富矣。”
楚庄王曰:“善。”于是令为士大夫者,皆知所以富民,而教之。期年,民富国强,天下莫能与之争。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就其田宅而勿变也就:占有
B.无夺其时也夺:夺取
C.则民富矣富:使……富足
D.则使为士大夫者使:让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楚庄王与詹子的对话,说明了富民的方法。
B.文章中“期年,民富国强,天下莫能与之争”一句,说明了富民的方法的效果。
C.文章中“王欲富民,则使为士大夫者,皆知所以富民,而教之,则民富矣”一句,说明了富民的关键在于教育。
D.文章通过楚庄王采纳詹子的建议,实现了富民的目标。
二、古诗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描写登高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B.诗歌中“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通过描写猿猴的哀鸣,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C.诗歌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通过描写落木和长江,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D.诗歌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通过描写诗人的容颜和境遇,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悲凉。
4.下列诗句中,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诗意境相近的一项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古诗词鉴赏(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描写登鹳雀楼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B.诗歌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通过描写白日和黄河,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景象的感慨。
C.诗歌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通过描写诗人登高远望,表现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D.诗歌通过描绘鹳雀楼的高耸,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还是决定自己送我。他穿着粗布大衫,戴着大草帽,踏着沉重的步子,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包裹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包裹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然后再抱起包裹,走到车上。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