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6
ADDINCNKISM.UserStyle《广播电视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
0223S06001
开课单位
新闻传播学院
课程名称
(中文)广播电视学概论
(英文)AnIntroductiontoRadioandTelevisionStudies
课程性质
必修
考核类型
考试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
34
课程类别
专业发展课程(专业核心课)
先修课程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
适用专业(类)
广播电视学
二、课程描述及目标
(一)课程简介
《广播电视学概论》课程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训练,从视听语言系统、传播学、社会学及文化艺术交叉角度来介绍和考察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现象,解释视听传播的语法规则和节目类型框架,分析广电媒体功能,为即将进入更高阶段学习的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提供更好认知视听传播规律、规则和规程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构成的基本要素和语言系统,了解中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把握中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基本属性和社会功能。同时,对广播电视学的学科性质、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视听平台的经营管理、新技术新条件下的新视听场景打造和智慧广电发展等,有较系统了解。
课程目标1:了解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状况,掌握广播电视媒体的不同管理类型和基本传播规律,培养学生探索视听传播规律的好奇心和专业精神。
课程目标2:掌握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属性和特点,把握广电视听语言的基本特点,并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历史、现状与当下改革,形成完整、准确认知。
课程目标3:掌握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广电媒体的管理特点,了解国际视听媒体发展前沿,能准确分辨各类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的制播特点与传播规律,能够对我国广播电视传播中的前沿技术问题、行业体制改革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1:掌握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影视艺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课程目标1
30%
2-5:具有敏锐的专业问题意识、较好的专业创新意识和基础科研能力。
课程目标2
40%
3-3:熟练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思考分析我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现象,具备基本的视听业务探讨和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3
30%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采用多媒体和智慧课堂教学,课堂授课形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导,配合资料观摩和课堂互动、课下调研等沉浸式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发现问题、交流问题和探讨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深入思考、认真调研、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人类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视听传播的基本观念、不同类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播特点和规律、视听语言系统与电视新闻、广电节目编播优化、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新视听传播技术与新传播场景
(二)教学难点
中国广播电视传播规律、中国广播电视传播的观念形成与演变、世界广电管理体制变化与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给电视制播带来的影响。
六、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第1章广播电视发展史
理解广播电视概念的含义,了解广播电视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对广播电视学有初步认识。
3
讲授
课程目标1
2
第2章广播电视传播的构成
使学生了解广播电视传播特征、广播传播符号特点、电视传播符号特点,对广播电视媒介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
3
讲授
演示
课程目标1
3
第3章广播电视的性质和职能
通过本节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广播电视事业是有阶级属性的,其职能受其阶级性质的影响。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基本职能和任务。
3
讲授
课程目标1
4
第4章广播节目
通过本节的讲解,使学生对广播节目的线性传播结构、节目的整体编排和播出的优化原则、不同节目类型的特点和主要功能有初步的了解。
3
讲授
课程目标2
5
第5章电视节目
通过本节的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电视节目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对电视节目策划、电视节目定位、栏目化运作的相关知识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并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分析和解释电视节目之中。
6
演示
讲授
课程目标2
6
第6章电视新闻
使学生掌握电视新闻传播特性和作用,了解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发展历程,对电视记者的工作特点和思维方式有清楚的认识,对新闻报道策划的作用和构成要学会掌握和运用。
3
讲授
演示
课程目标2
7
第7章电视纪录片
通过本节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西方纪录片观念的演进及中国电视界对电视纪录片的界定,了解和纪录片发展相关的观念。
3